李寶,原曆史中南宋的水師將領,著名抗金英雄。南宋君臣上下多數紙醉金迷、渾噩度日的時候,他憑著心中的那股子狠勁,在缺乏朝廷支持的情況下,默默帶兵刻苦訓練,一刻也不曾鬆懈。
南宋的水師經過多年的訓練,擁有強大的戰鬥力。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李寶部隊中的將士個個都是驍勇善戰之輩。
原曆史中,李寶也是通過情報機構得到了金國水軍戰船集結訓練、準備從海路入侵的消息。
他手下隻有三千驍勇善戰的將士,而金軍卻有七萬兵將,如果正麵交戰,根本沒有一絲獲勝的可能。
李寶頭腦很清醒,他覺得不能再等下去了,金國水軍熟悉了水戰之後就麻煩了,必須采用不同尋常的策略主動出擊。
於是,他便主動請纓,率領部下奇襲位於渤海灣的金國海軍駐紮之地。
他利用風力之便,令手下將士以火箭齊射,使金軍駐紮之地瞬間陷入混亂之中,火借風勢,將金軍駐紮之地燒成了一片汪洋火海。
趁著這個機會,李寶率部下悍然出擊、追殺潰逃的金兵。據記載,這一戰火海長達二百裏,燒了四天四夜,金國水軍的戰船損失殆盡。李寶的這次行動令金國好不容易湊出來的水軍麵臨極為尷尬、窘迫的境地,直接導致其海陸並進的入侵計劃破產,為南宋爭取到了喘息的機會。不然的話,南宋很有可能會因為抗不住金國海陸兩軍的同時進攻,而提前覆滅。
在原曆史中,那麼差的條件下李寶都能做出這麼大的貢獻,沒理由在趙構的領導下就不行了。
因為梁揚祖的推薦和趙構對於原曆史中李寶的了解,李寶得到了趙構的賞識和重用,提前成為水軍的都指揮使。
李寶這人本就忠義,自然盡心盡力發展、訓練水軍,那熱情,可以說用滅火器都澆不滅,令趙構感到有點慚愧,還是嚴重忽略了水軍的發展啊!
幹哪行講哪行,李寶是水軍都指揮使,當然極度關注金國的水軍動向。金國的戰船集結到渤海灣的情報,李寶幾乎和情報司同時得到了消息。不同的是,情報司隻注意情報的收集、上報,李寶卻已經親自前往渤海灣,觀察金國水軍情況,甚至腦子裏已經有了初步的作戰方案。
接到趙構的指令之後,李寶精神再度亢奮,立刻便召集部下議事,將作戰方案進一步細化,調集戰船,準備物資,做好了開戰的準備工作。
據李寶觀察,金國的水軍估計有六、七萬人,都是中型或小型的戰船,有六、七百艘之多,但大型的戰船一艘也沒有。
李寶軍中目前能用的上的戰船還不到一百艘,其中大型的戰船有三艘,其餘的也都是中型、小型的,兵力不過五千人左右。
不論從戰船的規模還是兵力的數量,金國都明顯占了上風。
但李寶如原曆史中一樣,沒想著要和金兵硬碰硬,首先考慮的同樣是火攻。金國的水軍不過是初創,對於水軍的戰例了解不夠,戰鬥經驗可謂相當的匱乏,遇到突然襲擊的話,危急時刻十有八九會亂了陣腳,這就是李寶需要的機會。
另外,李寶比原曆史中多了些底氣,趙構把他水軍戰船上的一百門船炮全部換成了新式的紅衣大炮。這種紅衣大炮射程極遠,有效射程達到了七百步,比之前船炮的射程翻了一倍,射擊精度也大大提高。炮彈的品種在原先的基礎上又多了爆裂彈、燃燒彈兩種,尤其是燃燒彈,隻要打中了船體,會瞬間燃起大火,用水都澆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