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妖女出世(1 / 2)

夏朝末年王宮據說是很久很久以前的傳說,這一天,夏王和平時一樣上完了早朝,回到宮裏正在小憩,突然宮外狂風大作,天色也變得昏暗無比,夏王走到宮門口想看個清楚,衣袖被狂風刮起撲在臉上,根本看不清周圍的環境。

沒過一會宮女麵色土灰地來稟告,有兩條龍從天而降,現在在大庭裏,怎麼樣也不肯離去。宮女因為驚嚇過度,話都說不順了,夏王心裏暗道不妙,一直以來隻聽說有龍,卻從來沒見過,一下子來了兩條,不知道是凶是吉。

夏王匆匆忙忙地來到大庭,果然有兩條龍盤旋在大庭裏正在交配,一群太監和宮女都嚇得六神無主,隻是呆呆地站在那裏看著,看到夏王來了,一群人才緩過神來,齊刷刷地跪在地上,誠惶誠恐地叫道:“參見大王。”

夏王心煩意亂地揮揮手,“都起來,跪著有什麼用,趕快想辦法。”

這個時候兩條龍居然開口說話了,聲音是威嚴無比。“夏王,吾乃褒神,膽敢放肆。”

夏王一聽冷汗快要出來了,這兩條龍是褒人的神靈變化而來,褒國是夏王也不敢招惹的,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大禹在位的時候,有一場史無前例的洪水,這場洪水生靈塗炭,是褒國協助大禹一起治理了這場洪水,大禹才可以穩住天下。如果沒有褒國相助,不知道天下會如何,所以從大禹開始一直很尊重褒國。

這個傳統流傳到夏朝,夏朝的國君一直都很就尊重褒國,不光給褒國極大的自由,連每年的進貢都可以比別的國少很多,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所以夏王實在很為難,褒國的神靈自然不敢得罪,可是也不能任由這兩條龍一直賴在大庭,恐怕會引起大亂。

夏王思考了一下,低聲對身邊的太監說道:“傳太卜。”

太監不敢耽誤一會,急忙把太卜傳來,夏王有些焦急地問道:“太卜,你來算算到底該怎麼對待這兩條龍,該殺掉還是該趕走?”

太卜不敢怠慢,占了個卜回答道:“這是神靈,大王不宜得罪,龍所吐沫為龍之精氣,需用上好的櫝匣將龍沫保存起來,以示對神靈的尊敬。”

夏王聽罷,找人拿來上好的簡策,向兩條龍請示道:“褒人顯靈,乃是極大的榮幸,可否將二位神靈的精氣留下,小王一定妥善保存,流傳後世。”

這一招真的很好用,兩條龍留下一堆黏糊糊的精氣就飛走了,刹那間大風停了,天也不昏暗了。夏王急忙命人拿來櫝匣將龍的精氣藏起來,半點不得外泄。從此以後,世世代代都要把這個櫝匣做為寶物祭之,不得有半點怠慢。

這個櫝匣就這樣被作為皇室的寶物被供著,一直流傳到西周,中間就連改朝換代,曆任皇帝也不敢打開這個充滿了神秘的詛咒的櫝匣,生怕會得罪神靈招來噩運,直到周厲王在位,終於有一天周厲王忍不住打開了這個櫝匣。

其實他真的不是故意要打開這個櫝匣的,他實在是太好奇了,從小時候開始,他就一直看父親和母親經常拜祭這個神秘的櫝匣,而且不準他碰,他想知道裏麵裝的是什麼,父親和母親也是守口如瓶,一個字也不透漏。

父親和母親曾經告誡他,這裏裝的是至高無上的神靈,一旦打開櫝匣,就會觸怒神靈,會招來亡國之禍。小的時候因為貪玩,有一次偷偷地摸了一下櫝匣,母親知道了以後把他揍了一頓,那個時候他就想,以後一定要看看裏麵裝的是什麼。

於是他終於在這一天打開了櫝匣,懷著無比的憧憬和向往,以為會看到什麼寶物,卻隻有一團黏糊糊的液體。難道是因為寶物在櫝匣裏存放的時間太長,化成了水嗎?

把櫝匣倒過來端詳,裏麵的液體悄無聲息地滴落在大庭,等周厲王回過神來,櫝匣裏的液體已經所剩無幾,幾乎全流了出來,一大團透明的黏稠液體躺在大庭的地板上,突然有一種不可言狀的惡心。

周厲王命令宮女把地板上的龍精打掃幹淨,幾名宮女拿來抹布用力地擦拭地板,可是奇怪的是,不管如何用力擦拭,不管擦上幾遍,還是擦不幹淨,那團黏稠的液體似乎在地板上生了根,發出邪惡的獰笑,看著一幫人手忙腳亂。

有膽小的宮女嚇得哭了出來,周厲王驀然想起父親的告誡,一旦觸犯神靈,會招來亡國之禍,難道這都是真的?周朝到自己這裏是第三代,一定不能讓祖宗的基業毀在自己的手上。

周厲王傳來太卜,想再次依照天命行事。太卜搖搖頭,遲疑了一下還是開口道:“大王已經觸犯了神靈,以臣的微薄之力實在是無法和神靈抗衡。不過微臣知道一種邪術,也許可以請走神靈。”

周厲王急忙說道:“趕快說,是什麼方法?”

太卜把方法說了出來,周厲王緊皺眉頭思索了一會,終於一聲令下:“來人,給本王找來十名宮女,脫掉衣服對著這團東西大聲斥責。”

到了這個時候,不管是什麼方法都隻能一試了,在場的宮女嚇得各個花容失色,要脫光衣服對著一團來曆不明的液體大聲斥責,這麼不知羞恥的事怎麼做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