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職業生涯(1 / 2)

人是習慣於後悔的生物,所以重生係列才這麼受歡迎。

“完了。”胡籟心裏暗叫一聲。

如今的她,渾身僵硬地坐在網吧沙發椅上,臉上堪堪掛著最後一抹禮貌性微笑。

胡籟看著麵前的陌生男人,感到一陣心驚肉跳,乃至於呼吸都要停止。

“如果不是因為懶得離開被窩拿充電線,我的筆記本電腦就不會沒電。”她想。

“如果不是因為全小區電力維修,我家就不會停電斷網。”她恨。

“如果不是因為手機流量隻有80m,我就不會來這個網吧。”她怨。

“如果不坐這個位置,我就不會被、發、現、了。”她悔。

千鈞一發,這個詞可以形容兩個武林高手對決前夕的緊張場麵,也可以形容一個槍手即將被抓包的畫麵。

她感覺自己的臉上冷汗直冒,可背部卻像被潑了一盆滾水般猛地發紅發熱,一顆小心髒夾在中間真真是冰火兩重天。

***

三秒前,這個她之前完全不認識的帥氣男人突然對著她說了一句話。

“你寫的文,爛得可以啊。”

當時胡籟正偷偷摸摸地打開終點文學網的後台,上傳了一篇新章節,內心因為碼字而感到富足愉快。於是她又新建了一個 txt文檔,再接再厲,一鼓作氣,沉迷碼字。

然後,隔壁機主冷不丁地就這麼和她搭了話。

按照胡籟的脾氣,如果是自己寫的文被別人這麼一批評,她絕對會賞對方以白眼,贈對方以金句:“愛看看不看滾!”

可問題是胡籟現在寫的是槍文。

而且這個槍文還特別火。

雖然斷更三年,但其國民性可以用互聯網時代的還珠格格形容。

書名《亡人路》,作者倒行人,於終點文學網發表。

書名裝逼,筆名也裝逼。當年那作者坑品就不好,可是哪怕他一直斷斷續續地更新,還是火遍全網。

評論就不用說了,全是滿溢的愛慕欣賞之情;關鍵是和人民幣掛鉤的打賞,都能刷到讓人不能相信的程度。

所以當初三天兩頭就有人把這本書掛牆頭,罵作者刷數據是人民幣玩家雲雲……然而均以官方認證的“並非刷子”而失敗告終。

倒行人依舊保持他如文名如筆名一般的裝逼風格,不予回應,氣死你丫。

後來,倒行人從一周三更到周更,到月更,到季更,節日更,最後終於不負眾望地太監了——遙想當年評論區一片哀嚎,眾書友紛紛怒罵這個才寫了50w字就太監的作者以後小心真的不能人道。

逼得責編不得不發表聲明,聲稱用盡一切方法聯係了作者,甚至追到了人家當初簽約時候填寫的地址那兒,奈何居然人去樓空……

評論區表示:不相信!別人家的編輯為了催更作者都能跨省砍人的,終點作為一個最大的男性文學網站,掘地三尺也要把這個太監了的混蛋抓出來填坑啊填坑!

不過鬧了一段時間以後,《亡人路》最終也隻淪為一本被眾人愛在心頭口難開的作品罷了。

畢竟,網絡文學這個圈子有一點還是挺像娛樂圈的,別的不說,就是書多——娛樂圈裏每天都有新星冉冉升起,連作妖到下巴尖如蛇精的家夥都能給你揪出一把,更何況門檻低到根本沒有的網絡文學?

對嘛,畢竟在網絡上,你都不知道對方是一條狗。就好像沒有人能認出來某個大神的“作品”其實由胡籟這樣的槍手一個人完成全篇一樣。

網絡文學這個江湖大浪淘沙,再怎麼經典的人氣作品,最後也逃不過被人遺忘的命運。

這一本在各種官方非官方版本的“網絡文學編年史”中絕對不會被遺漏的“時代的眼淚”、裏程碑式的作品也是一樣。

《亡人路》最後的下場,也隻不過是一群死忠粉如同儀式一般隔三差五回來哀悼他們逝去的青春了。

“當年看這本書的時候才上高中,現在都大一了。打賞一個月票,給作者續命一秒。”

“孩子都會打醬油了,然而作者依舊太監。打賞一個月票,回憶過去。”

“和女朋友因為這書結緣,現在吵架了,她說書不更新我們就分手,跪求作者大大更新!”

“樓上你這個段子我在另一本書下麵也看到過了好嗎!”

***

關於胡籟為何能夠變成這本巨火無比火到燙手的太監文的槍手,主要歸功於她走了個後門,或者說是有一個靠山。

《亡人路》責任編輯 P是胡籟的大學師哥,都是中文係的。然而他們兩人之所以能認識,還得歸功於麻將社。

明明兩人皆是混吃等死的無賴大學生,績點從來沒超過2的編輯 P 偏偏福星高照,大三就進了終點文學網做實習生,且之後被順利留用。等胡籟畢業那會兒,P 還言詞懇切地邀請這位麻將技術極差熱情極高的麻友入職,可惜生性自由放蕩的胡籟果斷拒絕了他。

“學長,我是一個作者,不是文字工作者。”胡籟對於編輯 P 的邀請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