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靠山村,白銀溝(1 / 2)

靠山村,一個不小的村子,離縣城遠的沒有邊了。因為離縣城太遠,村子的大小比鎮子小不了多少。村子裏雖比不得城鎮,該有的藥店、醫館、酒樓、客棧等無一不全。因為這裏山高路險,野獸又多,官役輕易不敢來。又沒有常設官府,卻也落得自在。因為靠山,采藥的,打獵的,收藥的人特別多。特別是那野豬嶺的後山,采藥的、打獵的總能有些收獲,那裏嶺深林茂,上年頭的藥材比別的地方多些,自然野獸也多。往往采藥的和打獵的一起進山,相互有個照顧。

而這個靠山村雖然靠山,卻有緊臨著一條不能算是官道的官道。那條道路是高山那頭一個叫作白銀溝通向外界的唯一出路,那裏樹深林密,山高路險是個殺人越貨的好去處。白銀溝,一個盛產白銀的深穀,因出產白銀而出名,隻是白銀溝早以被官府看的死死的,出產的白銀隻能上交到國庫之中,並有重兵把守,而且還雇用了一些江湖上的高手,尋常之人哪怕是會飛簷走壁,也未必能將偷采出來的白銀偷出來。然而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總會有些淘銀人不顧性命去以卵擊石。然而世間的事有時候偏偏不是鐵板一塊,不然就不會有聯係,不然就不會有故事。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說的一點不假,任何事不可能作到鐵板一塊,白銀溝自從引入一些江湖高手後,就開始有了堅守自盜有故事。

靠山村,由於靠著這樣的一條如同白銀鋪起來道路,常有人因靠著這樣的一條路發了大財。強盜,自古都有,也許從盤古開天劈地以後就有了,而強盜通常分為兩種,一種強盜是因為強,所以盜,不但盜,而且搶。這一種是通常人們口中的江洋大盜,叫作明盜。明盜一般名聲奇大,而且作案後,往往會炫耀一般的留下自己的大名,或是留下屬於自己獨有的印記,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的名號一般;而另一種自然是暗盜,而這種暗盜的作法也明盜最為不同的就是不想讓別人知道,哪怕是一點點的線索也不想被別人知道。這種強盜作案後,往往銷聲匿跡,是官府最為頭痛的案件,作案的人可能是流竄到了這裏,打劫了財物,馬上離開,從些無影不蹤,也可能就是當地的人,白天下種幹活,晚上約上兄弟,或者是父子,就把活兒給幹了,哪怕是發了大財,第二天照樣下地幹活。根本就看不出有任何有別於從前的生活一樣。

靠山村,不但靠山,而且臨著這樣一條可以發家的路,靠山村自然有人打起這條路的主意。想靠近這樣的一條路,然而自然不那麼容易,必須順著陡峭的崖壁上去,然後爬到山底,近乎一條絕路。

靠村子裏有戶姓鍾的獵戶人家,家有兩子一女,大兒子小名叫根子,十二歲。小兒子山子,八歲,女兒葉子四歲,鄉下人,沒有什麼見識,起個土點個名,求個好養活。

這家裏有五間草房,一間側廂房,後院中一片菜地。菜地中一塊用樹枝什麼的圈起一塊,是這家的女人總出沒的地方,那是她精心飼弄的一片藥田,這是根子家裏除了根子爹打獵之外的一項收入。這些小苗都是根子他爹上山打獵的時候,遇到的一些山藥,便移植到家裏的藥園裏。

根子在家裏年景好的時候也在私塾裏上的一段時間的學,倒也認識不少的字,也算是這有村子裏少有的幾個識幾個大字的窮人家的孩子。因為家裏又多了兩個孩子,根子爹實在的有點供不起了,也就隻好委曲一下這個大兒子。本為想要把根子送到靠山村裏唯一的大戶,朱大戶家裏去作事,然而又怕根子在朱大戶家裏受氣,於是隻好自己咬著牙一直讓根子富閑在家裏。

而村裏也有像根子這樣大的孩子去朱大戶家裏幹個長工什麼的,然而朱大戶那裏並非等閑之地,常聽說有孩子因犯了點小錯,就打個半死送回家裏。讓這些人家又氣又惱,又沒有辦法,誰讓朱大戶有勢力,聽說朱大戶家裏有個致親在城裏作大官的,而且把持著白銀溝出產白銀的押運黑白兩道通吃,是村中其他村民不能招惹的。

而富閑在家裏的根子時常跑去私塾那裏去看看,有時跑到私塾的窗外,聽聽私塾裏的先生講了些什麼,有時候還能學到幾個新的字,根子便十分滿足。一來二去,根子一點點認識了不少字。然而自從朱大戶接管了私塾,清退了不少窮人家的孩子,根子也不能再去私塾了,留在私塾的都是村裏過的相對富餘一些的村子,當然還有朱大戶家裏的小少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