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詰接了第二次軍報,雖是對董賢恨得怒火滿腔,但他畢竟是久曆戎行的大將,轉瞬之間,就想到如今縣城已經丟了,山匪有城池作依托,單憑自己的馬軍,這仗可是沒法打的。總不能去鬧個騎馬攻城的笑話。
不過細細想來,董賢就算拿下了縣城,畢竟在符積等人追剿之下,也不可能有太多的力量,估計也就是聚攏了幾股占山山匪,再裹挾了一些流民而已。頂到也不過數千烏合之眾而已。
勉縣乃是西路援軍的糧草中轉之地,頗有錢糧,如果讓董賢立住了腳,招兵買馬的折騰起來,怕是會養虎成患。為今之計,必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剿滅才行。
自己這千餘馬軍,隻要趕到勉縣城下,那些山匪,不過是打家劫舍的強盜而已,哪裏見過什麼大軍對陣,如果董賢龜縮在城中,自己的馬軍自可巡視四野,隔絕內外,將那些山匪困在城中,一旦步卒到達,再調來符積所部,數千人自可一舉破城,董賢和華家餘孽乃是甕中之鱉,插翅也難逃。
若是董賢不甘於此,出城迎戰,嘿嘿,那恐怕完的更快,山匪盜賊,直接麵對我百戰馬軍,那和送死沒什麼兩樣。
這董賢既然有了攻城稱王的反證,將來就是蜀王追究下來,自己以前的種種布置,卻都是明察秋毫,防範於未然的明智之舉了!嘿嘿,董賢,你這廝,自以為偷襲了城池,算是有了根基,豈不知,這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不但白白送命,還幫了老子一個大忙。
王宗詰略略盤算,已有定計,當下傳令:馬軍加帶兩日糧草,一旦齊備,即刻出。又調兩千步卒,補充衣甲刀槍,次第出,限三日後,在勉縣城下彙齊。
軍令流水般出,王宗詰帳下人等以及興元府等處,即刻忙的雞飛狗跳。大帥親自出兵,這些人自然不敢怠慢。張師爺自然也是跟著忙活,這忙是忙,可心裏卻是高興地很,暗暗佩服,漢王的連環計果然妙極,眼見著王宗詰已經開始毫不猶豫的往坑裏跳了。
紅日西斜,諸物齊備,王宗詰一聲令下,千餘馬軍,浩浩蕩蕩,兵勉縣。這些兵馬,乃是王宗詰手下精銳中的精銳,一貫待遇優厚,兵甲精良,果然與眾不同。次第開進,旌旗招展,那些兒郎,都是精神抖擻,騎在馬上耀武揚威,昂然而行,跟著大帥將旗,望西而去。
趁著日落涼,大軍一口氣趕了三十多裏,直到色朦朧,不可識物,大軍才停住腳步,軍兵們伺候好了各自坐騎,各伍各夥圍在一起,吃飯飲水,草草歇息。
次日一早,號角聲起,大軍用了早飯幹糧,又是上馬趕路。不到午時,已經距勉縣不到五十裏。
雖然已經進了八月,但正午的太陽依然火辣辣的,兵馬趕路辛苦,人身馬背,都是汗淋淋的。再要強行趕路,雖然是快了,但到了勉縣,大軍勞師遠來,人困馬乏的,怕占不了便宜,故而又打尖歇息兩個多時辰,才繼續前進。
又走不到一個時辰,大軍正行進之間,斥侯遊騎趕了十來名潰散兵卒過來。這些兵卒,衣甲零落,大半連刀槍也丟的不知去向,見了大軍,人人惶恐不安,畏畏縮縮的不敢近前。王宗詰一提馬,來到這些軍卒麵前,喝道:“爾等是哪部軍士?如何這等模樣!”
那些軍士認得是自家旗號,又看到王宗詰高頭大馬,前後護擁,背後大旗招展,王字隨風飄揚。軍士們腿一軟,紛紛跪倒在地,高聲哭叫:“大帥,你可是來了!你咋才來呀!”
王宗詰眉頭一皺,道:“你等是勉縣守城的軍兵?”
一軍士抬起頭,抹抹眼淚,道:“大帥,我等正是駐紮勉縣,昨日城破,我們隨了校尉大人,撤到城外山上,固守待援。哪知山匪凶惡,攻山不止,我們人少力薄,抵擋不住,校尉大人不幸戰死,兄弟們奮死才衝出一條血路,邊打邊走,要往興元府報信,一路跑散了不少,隻留下了我們幾個!大帥,你可要為我們報仇呀!”
其餘的軍士,都是磕頭不止,叫道:“大帥,你可要為兄弟們報仇呀!”
王宗詰很是不耐,罵道:“沒出息的東西,哭叫什麼,我問你,山匪有多少人,領頭的可是董賢?”
那軍士遲疑一下,道:“回大帥,那山匪有多少人,的不知道,可的知道,這城內造反的亂民,差不多就是上千,要不是這亂民搗亂,山匪也攻不下城來!至於大帥的董賢,的不認識,聽那些匪徒叫嚷,是一個姓董的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