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周大叔又想了,自己不過一山農而已,這不論是眼光見識,和女婿比起來那可是上地下。既然女婿要做,那肯定是做了比不做好,自己搞不懂,就不要搞了,孩子啥就是啥不就行了?養兒防老,這養了十幾年的閨女,孩子們大了,這主意也改他們拿不是?想通了這個,周叔道:“這大事我是不懂的,你們幹,那就幹吧!隻是這出兵的大事,你們還是好好琢磨,除了煜兒,咱這裏都是山農子弟,這行軍布陣的,畢竟不熟,凡事慎重些,畢竟傷了那個都不好,建功立業,也要平平安安的才是!”
周叔話雖不多,但每一句都是實實在在,一片慈父心腸,李煜聽了熱乎乎的,忙應道:“煜定當諸事心,謹慎從事,這各家子侄,都是我交好的兄弟,不論何時,都要相扶相助,福禍與共,嶽父放心就是。”
周叔點點頭,隻是笑著,不再言語。
羅隱老夫子一直沒吭聲。
雖然山莊的人都把羅隱看成是李煜的頭號軍師和謀士,但羅隱自己,可不認為自己就是山莊的第二號人物,在他看來,眼下山莊,武事上,周寶、周燦、黃石、王通,那是李煜團勇係統手握實權的四大金剛,和李煜的關係,除了上下級之外,還是常常不分彼此好友和哥們。行政雜務上,周二叔、三叔那是李煜的嶽家一族,本人精明強幹,子弟和李煜更是親近,這親戚、親近加能幹,那地位自然要排在自己的前麵。
所以,這議事的時候,除非到了自己該管的這塊,或者別人問到,羅隱一般開始的時候都不會什麼。而且,在羅隱心裏,自己的地位或許不那麼靠前,可要是論眼光和才學,李煜排頭號不用比,這羅隱做老三,可也沒人敢當老二。這份認識,也讓羅隱多了一份慎重。畢竟自己能得到李煜的看重,靠的就是別人沒有見識,所以別人可以錯,自己不能錯。不言則已,言則必中,一錘定音才合乎自己的身份。
既然大家都讚成用兵穀外,那自己也就不需要再多什麼,一個有見識的人,應該是在別人紛紛反對的時候,看到希望和可能性,在別人統統讚成和高興的時候,看到困難和危險。所以,羅隱已經不再考慮該不該行動的問題,而是開始考慮如何行動和行動困難如何解決的問題。
這些問題,在如此熱烈的會議氣氛中,還是不要了,免得讓長官以為自己反對這用兵的行動,況且,大家這麼興奮,巴望著建功立業,光宗耀祖,自己何必大潑冷水,讓大家討厭。何況,這些問題還是先底下和長官議出個一二三來之後,再讓別人討論通過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