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宮廷爭鬥(1 / 3)

翎國六十一年間,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聞,當今皇帝最寵愛的十三皇子,並非皇室血脈。十八年前,蕭貴妃產子,被其兄長偷梁換柱,為了鞏固自己在朝中的勢力,以一名男嬰調換了蕭貴妃所生的公主,企圖瞞天過海。如今,十三皇子的身世,當年蕭貴妃產子的流言,在宮中眾說紛紜。

今日宮廷盛宴,是為慶祝皇十三子沅卿的十八歲生辰,皇上特邀朝中各大臣前來賀喜,並屬意立他為太子。

宮宴上,各位大臣都已就坐,餐桌上的美酒佳肴也已經備下,舞池中央也開始了歌舞。就坐的人各懷心思,誰也不敢率先發言。如今朝中的局勢,分為兩黨,其中晉王和國舅的勢力最為強大,其他大臣分別與他們同為一黨,也有的人保持中立。

歌舞正興之時,皇上先開口發話,告知大家此宴的目的:“今日宮宴,是為朕的幼子沅卿滿十八歲的生辰。此事,既是家事,也關乎國事,是有關朕冊立太子一事。各位愛卿,有何想法,可以直言。”

一舞畢,丞相楚氏欲向皇上進言:“皇上,這……”

見丞相猶豫,皇上隨和寬慰道:“朕說了,家宴上,可以直言,楚愛卿不必有所顧慮,直言便可。”

丞相直言,將話題轉向十三皇子:“不知皇上近日可有聽到宮裏一些傳聞?是關於沅卿皇子的……”

“什麼傳聞?”皇上似乎並未聽聞。

丞相不知當講不當講,事關重大,稍作猶豫。晉王開口替他進言:“傳聞說,沅卿皇子並非皇室血脈。當年蕭貴妃產子,被人掉了包,她誕下的有可能是位公主。”

“什麼?”皇上聽後震怒。

在座的大臣全都議論紛紛,聽聞此事早已在宮中盛傳,隻是沒有確鑿證據,沒有一個人敢向皇上告發。今日宮宴,晉王直言不諱,引得眾人猜測。

晉王繼續進言:“皇兄,臣弟得知消息,已經命人暗中去查,不敢欺瞞,才向皇兄說出了實情。”

有位大臣據實推斷:“如若晉王所言為真,傳聞為實,那麼真正的公主已經遺落民間十八年了。”

皇上聽後雷霆震怒,當場質問坐在身旁的蕭貴妃:“宮中傳此流言,蕭貴妃你作何解釋?”

蕭貴妃瞬間臉色煞白,欺君之罪,禍延牽連,將是蕭勢滿門的性命。在眾目睽睽之下,她不敢再有所隱瞞。蕭貴妃立刻起身跪下,欲招出實情:“皇上,臣妾有罪……”

見勢不妙,國舅立刻阻攔,向皇上稟明:“皇上,流言不足為信,您千萬不能當真,不要冤枉了貴妃娘娘和沅卿皇子啊!更何況,丞相和晉王所言,沒有確鑿的證據,一切都是無憑指控,臣懇請皇上,賜罪晉王,還貴妃娘娘清白。”

聞此流言,皇上是很震怒,但細細想來,確實沒有證據,況且蕭貴妃也沒有那麼大的膽子敢欺君罔上。皇上心平氣和道:“國舅稍安勿躁,朕一定會徹查此事,秉公辦理。”

“皇上明鑒。”國舅立刻將問題的矛頭拋向晉王,以此來掩蓋自己的罪責,“事關皇族正統,晉王危言聳聽,陷貴妃娘娘於萬劫不複。不得不讓人懷疑,是何等居心?”

“你!”晉王頓時啞口無言,隻得向皇上陳情,“皇兄,請您再給臣弟一些時間。臣弟一定會找到證據,證明自己所言為真。”

“皇族血統的聲譽絕不能糊塗。”皇上思量再三,決定徹查。

國舅為證清白,用自己的性命擔保:“皇上,若臣和貴妃娘娘真的有罪,臣甘願赴死。可如若晉王搬弄是非,陷臣於不義,也等同犯下了欺君之罪,該當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