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結局 合璧(1 / 3)

靜照神尼微微一笑,輕輕一抖,寶劍微顫之際,紅光閃耀,隱隱有龍鳴之聲。神尼左手輕輕一撫,抹去劍上蒙塵,凝神細看。卻是蝌蚪文字,一麵是“紫電”一麵是“無堅不摧”心中狂喜,仰首大笑,道:“阿彌陀佛,貧尼何其幸也,見此上古神兵。”

吳世清等人,見神尼認出此劍,無不歡欣。那頓覺國師近前看時,細累端詳,不由喜上眉稍:“阿彌陀佛,此劍原來在此,當真是造化弄人,巧至極也。”

靜照神尼聽國師一言,道:“大師也識得此劍?”頓覺國師笑道:“此劍即秦時紫電青霜中的紫電劍,不現江湖已有數百年,不想今日見到。”

靜照神尼道:“大師學問高深識得此劍,料也是當然中事,隻是大師所謂造仳弄人,巧至極矣,又有何解?”頓覺國師見問,並不答言,回身對耶律珍道:“珍兒,將咱們的寶劍取來。”耶律珍聽得,回身而去,不多時,手捧青霜劍飛掠而來。隻是麵上略帶憂傷之色,眼周微紅,想是睹物隻人,想起父王,不免又落下淚來。

頓覺國師取過青霜劍,雙手一捧,道:“神尼請觀此劍,當知何謂巧至極矣。”

靜照神尼將紫電劍交於李芷,探手取過青霜劍“嗆啷”一聲,長劍出鞘,當見一抹碧光噴搏而出,劍如秋水,隱有青氣,繞劍流轉。神尼歎道:“果真好劍,與紫電真真是各擅勝場,觀其色,察其字,相必是青箱寶劍了。”

頓覺大師道:“神尼法眼無差,不虧是武林高人。”

這時眾人,見兩柄寶劍出世,均大感興趣,齊齊詢問,靜照神尼遂將兩劍來曆,與數百年始末之事,講述一遍。周海、金正等老一輩的英雄均聽前輩師祖,談起過這些神兵故事,而今見著這兩把寶劍,均是欣喜非常。常明白心思轉的最快,心想此劍既然隻可合用,分則妨主,但這一會,青霜劍屬於耶律珍,紫電劍乃是從李雙雄府上,由吳世清尋得,那此劍不歸李玦,即歸李芷,兩劍又何能合一而用呢?如不能合一,則千古神兵,反而妨主,出世豈不是還不如不見的好呢?

想著掃目看去,眾人均是喜色剛退,均有憾色浮於麵上,想必是均想到此節,不免心中略有憾意,靜照神尼與頓覺國師更是默然不語,唯有李芷、耶律珍兩人,分持兩劍,細細把視,時而密密低語,常明白心中一動,暗思“若得如此,皆不是好事成雙。”

李雙雄見眾人不語,豪笑一聲,道:“眾位,不論怎樣,神兵現世,總是可喜可賀,且到大廳奉茶。”常明白道:“正是,同到大廳,喝茶論武,豈不妙也,何苦站在這喝西北冷風。”

眾人有此一岔,隨將所思暫放,一行數十人複奔大廳,到大廳依次就坐。常明白道:“諸位英雄,老夫有一言,請諸位一聽,不知當講不當講?”

李雙雄一笑道:“常老哥,何必客氣,有話當麵請講?”

常明白嘻嘻一笑,道:“明日是世清和李芷大喜之日,今日恰有神兵現世,正是天意相賀,實是世所罕遇之美。然適才神尼所言,紫電青霜二劍,合則鋒利無敵,分則妨主傷生。如今二劍雖在,卻分屬兩家。依老夫之意,雙劍既已湊巧相逢,兩劍勢不可再分,既如此,這二劍歸誰倒是令人頭痛,老夫思之再三,有一拙計,可使二劍歸一,就怕頓覺大師、靜照神尼不允!”說罷,笑盈盈看著二人。

頓覺國師與靜照神尼聽著,均想:“莫非常明白想讓我把劍送給她(他)嗎?此劍本非我有,如何擅做主張。”齊道:“常施主,有話請講,允與不允,也得聽完你的妙計再說。”話語之中都留了後步。

常明白不慌不忙,向兩位方外高人深施一禮,道:“頓覺國師人稱喪門神劍,神尼人送外號劍絕五嶽,都是當世用劍數一數二之高手。所謂好事成雙,我等剛才已見過周幫主與大師拳掌相搏之絕技,均覺受益不淺,今日既有機緣,你二位大師何不再用神兵,切磋劍法,一則我等可一睹兩位神技,二則以兩寶劍為禮,萬一那位有一招相讓,正可使二劍歸一,不知大師意下如何?”

頓覺與靜照聽完,均不由墨然,暗思我等是何身份,若是為了這區區寶劍相搏賭鬥。縱然僥幸勝出,得了這兩柄寶劍,傳出江湖,也讓後輩恥笑不知自重。況且對方成名數十年,又豈是易與之輩。

頓覺國師乃是外來之人,與眾人不熟,雖覺不妥,但默然不語。靜照神尼道:“常施主,玩笑了,神兵相現,本是大喜的事情,縱有些許妨礙,也當再思別法化解,比武賭勝,實成兒戲,不妥,不妥。”

常明白早已料知兩人自重身份,不能為了兩柄寶劍貿然相搏,遂笑道:“兩位大師相搏得劍不過引子,老夫自有後計,唯現在不可明言,隻要兩位肯下場一試身手,讓這些江湖英勇,有緣一睹兩位神技,我定可讓此事園園滿滿,喜上加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