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卷 第一章 壯誌淩雲(5)(2 / 2)

自然大師也不去追,嗬嗬一笑,對段郎道:“王爺受驚了!”

段郎道:“多謝大師及時趕來相救。本王代表皇兄向大師問好並致謝!”

自然大師道:“王爺真客氣,老衲曾經欠你皇兄一個人情,今天救你也算是緣分到了!”

二人一見如故,彼此都有相見恨晚的感覺。清秋蝶叫段郎和自然大師一起回東坡讀書樓繼續交談。原來自然的武功源自少林,論輩分還是當今少林方丈一玄大師的師叔。一身內外兼修的好武功,深不可測,已經達了化境。可為什麼他在江湖上卻籍籍無名呢?原來自然大師醉心音樂,20年前在行走江湖的時候,得了一部《》奇書,見嘉州山水秀麗,烏尤寺也很適合修煉,就在那裏住了下來,淡薄名利,潛心修煉,很少在江湖走動,雖是沒什麼名頭,但武功並沒有丟下,兩個殺手也奈何不得。 自然大師修煉《》20餘年,他為了追求音樂的最高境界——大音稀聲,不僅在淩雲山上聽風聽雨,還在三江會合處聽濤聽浪,更親自到資州府去拜謁孔子老師萇弘的故裏,感受資水的靜謐和重龍山的雄渾,以增加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力!

自然大師在不斷地追求中悟到了音樂的真諦:天地自然之聲,風聲上浮為清,雨聲下沉為濁。風吹浪湧者為濤,濤聲為和聲。修煉音樂的人,必須取得風浪之聲,才有風景般和美的氣象,波浪般優美的旋律。

自然大師道:“在海邊聽潮聲,在江邊聽濤聲,在河邊聽浪聲,在井邊聽波聲,這四聲加上風聲,就構成了宮、商、角、徴、羽‘五音’,再配合百獸、百鳥、百蟲和百姓這四百’之聲,就構成了‘八律’。音樂,就是天地萬物之精魂……”

段郎、清秋蝶陪著救命恩人自然大師在東坡讀書樓上秉燭夜話,侍女寒冰為他們沏茶添水。清秋蝶一向是個不喜歡多話的女人,靜靜地坐在段郎身邊,聽段郎和自然大師兩個說音樂。

自然大師修煉了20年音樂,正好找到了段郎這樣的知音人,說得起勁。段郎也對音樂頗有心得,難得遇到高人指點,正好乘此機會,向自然大師討教。他提出了三點疑問,對音樂的音和樂進行了深入地探討。

自然最後總結道:“就目前而言,王爺對音樂的理解已經是有很高的造詣了。卻仍然這樣不恥下問,真誠問道,足見是真的喜歡音樂之人。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無欲生仙骨,多情長佛心。老衲察言觀色,明了王爺是宅心仁厚之主,決定把20餘年鑽研的心得拿出來與王爺分享,希望王爺獲得此知識以後,能夠善加利用,以有利於蒼生社稷——將來,尤其對待中土人民,要少殺戮,多教化。以禮樂治理天下,則天下太平;以殘暴統治國家,則天下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