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當年的菜譜是否流傳至今,當年的廚師們弄出來的美味佳肴現在還有沒有,那都不是重點,關鍵是表達對幾個小姨妹的一點感激之心。
段氏四姐妹在大理國什麼東西沒有吃過,確實很難找到讓她們幾個都滿意的菜譜。陳雨辰問點菜的店小二道:“小二哥,你們店裏最有名的銷量第一至第十的菜各來一份,標明序號,我們再評判評判……”
十個菜吃下來,大家覺得味道不錯,但還沒有達到一種讓人記住的境界——即缺乏新穎性和獨特韻味。
段蔓道:“大姐……你和大姐夫平時也不怎麼出外吃東西吧……怎麼這些菜的味道和我們在別的地方吃的味道沒有區別嘛……就算我們覺得好吃,也不過重新吃到了一種味道而已,這些菜的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靈魂……啥叫菜肴的靈魂呢……就是令人吃了就記得住的味道。別的地方還沒有這種獨特的味道,才叫有靈魂的菜……大姐夫,這個地方也是你管轄的範圍,你去問問那些廚師看,有沒有咱們這裏特別的吃起來有味道的有意思的東西?”
陳雨辰去廚房裏與那裏的廚師們商量:“大師傅們,你們辛苦了。剛才你們為我們做了你們騰越食府最有銷量的十道菜,現在,我想請你們再幫我弄一樣咱們這裏特有的味道的……你們想想看,怎麼弄才符合這樣的條件?”
師傅們研究來研究去,決定創新一個菜:“我們哥幾個,平日做得最多也最拿手的就是煮米線……米線是尋常小吃,多數是普通老百姓為了解決饑餓才食用的方便視頻,我們先前之所以沒有推薦您們吃,隻要考慮到它不夠上檔次……要是您覺得可以的話,咱們就試試我們這套手藝怎麼樣?”
陳雨辰道:“既然你們都說這是你們最拿手的,那就試試看吧。我這幾個姨妹……吃東西可叼啦,尋常味道很難進入她們的法眼……越是新奇越好哈。”
每人一小碗米線端上來……熱氣騰騰,吃起來香辣可口……段芝、段萸、段蔓吃得香汗淋漓,不停地誇讚:“香,真香!”
於是,陳雨辰打賞了那些廚師:“你們弄的這個米線,得到一致好評……”
廚師長問:“她們怎麼評價的啊?”
陳雨辰道:“我那些姨妹都說‘香、真香!’,因此,我就給你們的這道菜取名叫‘香小姨米線’,好吧?”
廚師長道:“好,真好。‘香小姨米線’,這個菜名不錯。叫得響亮,很有內容……香小姨,像小姨,想小姨……都可以的。很曖昧哈哈……謝謝賜名!”
從此,這家店更名為“香小姨米線”,生意更加火爆,賺了不少錢……
陳雨辰帶著段氏姐妹在騰越府遊玩夠了,才慢慢地啟程,回大理國鎮南王府。
(第三部《福兮禍兮》終。)
欲知後事,請看第四部:《月缺月圓》第一章 此地無銀三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