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近水知魚性(1)(1 / 2)

第3卷 福兮禍兮 第十六章 近水知魚性(1)

邊關月是家鄉月,枕上人非心上人。

將軍百戰成勳業,至死方能識忠臣。

——段郎《正氣歌》

騰越軍可以說是鄧德智的命根子,這支訓練有素的軍隊是他一手培訓起來的,他與這支軍隊的兄弟們依然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魚兒離不開水。這支軍隊和騰越的人民就是水……他鄧德智就算有三頭六臂,離開了軍隊和群眾,就是孤家寡人一個,沒有了利用價值,在延慶太子或者段元黥元帥那裏就沒有自己的地位,也不會有任何實現抱負的希望。”

陳雨辰道:“鄧將軍,段王爺有戰神之美名,他老人家出馬,任何軍隊都將失去戰鬥力,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我看將軍還是果斷決斷……避免玉石俱焚的悲劇發生。這些年你所付出的心血都將隨著一聲炮響而飛灰湮滅,何苦來哉!”

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鄧德智困擾於與延慶太子的知遇之恩,他認為自己今天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延慶太子所賜,一心要報答延慶太子的大恩。段元黥雖然是天下兵馬大元帥,但徒有其名,沒有段王爺的印信是不能調動軍隊的。所以,真正的實權還是在段郎手中,大理國的皇帝還沒有昏庸到要將兵權交付給自己不能完全相信的人手裏的地步。

鄧德智知道,就算自己這點兵力全部拚掉,也不能挽救延慶太子的敗局了。但如果不做抵抗就投降,自己在別人眼裏的地位也就明顯降低了。他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的,不到徹底失望,他總是懷著夢想。

陳雨辰決定粉粹鄧德智的夢想。自己離開軍營的時候就已經做了準備,全營的精銳傾巢而出,將鄧德智大營團團圍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了鄧德智最為倚重的北大營……蔣隊長的偵察站早就滲透其中,所以才能如此見效。

北大營失守……鄧德智知道整個大營就被打開了一個缺口,人家能深入自己的大軍中實施斬首行動,可見戰神段郎確實不是一個傳說。

鄧德智見大勢已去,歎氣道:“請……您立即回複段王爺,我……我們願意投降。其實軍隊本來就是朝廷的軍隊,我們隊長以上的軍官都將主動請求解除軍職,隻求段王爺手下留情,放過我們這支部隊的所有兄弟……他們也是能鎮守大理國邊疆的熱血男兒!”

陳雨辰道:“你的這個請求我可以馬上答應你……就是段王爺肯定會放過你的這些軍中的所有弟兄們,而且,隻要你們真心投降,我保證……保證為你們向段王爺請求,讓他老人家寬宏大量,既往不咎,力爭不讓你們受到處理。”

鄧德智沒想到,現如今已經成了階下囚了,還有如此好的條件。便道:“請段王爺入城吧。我不會發出任何抵抗的命令。我相信……我的這支部隊會聽我指揮,棄暗投明的。”

段王爺與鎮南王世子段藍,大郡主段滎,二郡主段芝,三郡主段萸,四郡主段蔓,分別領兵入城。騰越府從此被段王爺牢牢控製在手中,段元黥一手扶持起來的軍事力量,頃刻之間土崩瓦解。陳雨辰因為策反北大營和逼反鄧德智,兵不血刃解決了騰越府反政府武裝力量,被再次破格提拔為騰越府最高軍事和地方行政長官。鄧德智繼續留任騰越府總兵,其手下的各級軍官,如果徹底放棄反動立場,均保留原有職級不變,隻是大多數被調離原單位,到陳雨辰的部隊擔任同樣職級的軍官。空缺出來的職位由鎮南王段郎派來的軍隊中的軍官來擔任。所有鎮南王府留下的精銳部隊受陳雨辰節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