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卷 福兮禍兮 第十四章 多情空餘恨(4)
陳雨辰提拔為營長,興奮得睡不著覺。
男兒立誌出鄉關,功名不成豈肯還?陳雨辰是一位具有遠大理想和抱負的青年,自然對於功名的渴望大於對於愛情的渴望。因此,他興奮自己事業的成長,卻往往忽略了生活的某些細節。
花針引線線穿針,男兒不知女兒心。飛鳥倒知魚在水,魚兒不知鳥在林。這青年男女之間的複雜感情糾葛,是當事人自己也搞不清楚的。
段滎不顧大家的議論,毅然決然地破格提拔陳雨辰,雖然得到了段郎的允許,但內心其實也沒什麼底氣。所以,她才反複告誡……叮囑再三。
陳雨辰自然停明白了段滎對自己能力的不放心,卻沒有感受到段滎對自己的更深層次的期許。
陳雨辰的失眠,就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兵法雲:“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他從讀軍校的第一天開始,就一心向段郎學習,立誌做一個新時代的戰神。什麼是神?按照孫子的說法,應該是“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現在,陳雨辰做了營長,從站長,到隊長,再到營長,領導的人成倍增長。基本上可以說自己手裏有了可以指揮的部隊了。“營”作為大理國最重要的基本作戰單元,是可以獨立進行某些戰役策劃,實施戰術攻擊等。高明的軍事指揮者,能做到以一當十,以寡敵眾。最高明的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陳雨辰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僅僅能戰勝敵人,那算不得真資格的能力和水平。殺敵三千,自損八百。隻有做到兵不血刃,以極少的代價獲取極大的勝利,才是真正的贏家。
陳雨辰徹夜未眠,終於下定決心,要在未來的戰鬥中實施大膽的計劃。徹底消除人們對於自己破格提拔帶來的“年輕人是有有能力肩負重任”的疑惑。
利潤越大的奉獻也越高。要想實現這個目標,陳雨辰必須做好全麵的充分的準備。他走馬上任的第二天上午,在營帳裏分頭找自己屬下5個隊的隊長、副隊長一對一談話。聽取他們對未來戰鬥的意見和建議。在傾聽的過程中,逐漸完善自己的作戰計劃……下午,召開五個隊隊長和三個副營長參加的小範圍的軍事研討會,將收集到的意見建議融入自己的計劃,並進一步與大家進行討論。
陳雨辰道:“經過大家反複地研究,我們現在形成的作戰方案基本上符合我們營的實際,是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希望大家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做到絲絲入扣,不出任何的紕漏!大家放心大膽地去做,我們不是孤軍奮戰,我們周圍都有強大的力量在支持我們……特別是鎮南王將會親自督陣,他老人家在軍中的威信,足以令任何敢於反抗之敵膽寒的。因此,我們的第一仗必須要打出精氣神,打出我們營的招牌來。咱們打得越漂亮,我們接下來的目標就越容易實現。”
這些隊長都是段王爺手下的兵成長起來的,追隨段郎多年,知道陳雨辰所言屬實,隻要有段王爺出馬,大理國的任何反對勢力都將土崩瓦解……
陳雨辰想出的這套方案,的確是借力打力的最佳方案。
但實施這套方案,卻非常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