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卷 福兮禍兮 第十章 女大十八變(5)
大理段氏的皇帝以長房嫡傳為正宗,但親王卻以賢能為正宗,賢能的標準是德才兼備,德才的標準是看是否終於朝廷。不管段氏有多少位王爺,每個代皇帝的親王卻隻有三位。一位是攝政親王,即鎮南王,協助皇帝處理全麵事務,主要負責軍事和外交;一位是輔政親王,即平南王,協助皇帝處理內部事務,主要負責中央政令的傳達和貫徹;還有一位是廉政親王,即清南王,協助皇帝監察文武百官,主要負責中央政令完成情況的監督檢查。平南王任期最多不超過10年,清南王任期最多不超過5年。隻有鎮南王才是世襲的親王,隻要皇帝沒有變化,一般不會更換鎮南親王的,除非年老力衰,不能勝任,由皇帝提名,報請大理段氏最高決策集團集體研究決定,才在鎮南王世子中遴選出優秀的人才繼任。如果皇帝更換了,一般也要相應地更換攝政親王,人選也是由新任皇帝在鎮南王世子中遴選出優秀的人才進行提名,再報經大理段氏最高決策集團集體研究決定。可見,攝政親王的極端重要性。段王爺府兵的性質與國家正規的軍隊不同之處就是府兵除了是正規的軍隊之外,還是段氏王朝秘密特工兼神秘武裝部隊,這支部隊究竟有多少人,平時都駐紮在哪裏,除了皇帝與段王爺和段王爺正妃之外,幾乎沒有人知道。外間甚至不知道有這樣一支神秘的部隊存在。就連王府的郡主和世子,也隻有帶兵執行任務的時候才知道有這些人,平常時候,隻看得見仁者無敵小丸子率領的王府衛隊,根本見不到這些兵將。所以,段滎第一次執行任務,也就是第一次見到這些人。
段芝是名義上的小組長,自然名義上的號令還得由段芝來發布。
當段芝發出“出發”的號令之後,部隊轉瞬間就排列整齊,不發穩健地出發了。負責傳遞號令的人是一個與段滎年紀相仿,且相當自負的軍官。也許是第一次接觸兩位郡主,見是和自己年齡差不多的人來做自己領導,眼神裏略顯不屑。
段滎看到了他的細微的表情,心道:“這個家夥,說不準對咱們倆都不服氣。怎麼也得拿出點真才實學來,讓他知道咱們之所以做這支隊伍的首領。不僅僅是因為自己是鎮南王府的郡主這層關係,確實是才能出眾,夠資格領導他們。”作為行軍統帥,段滎自然很容易就查到了那家夥的資料——陳雨辰,現年23歲,大理人,17歲從大理講武堂特科畢業,以優異的成績被選拔到軍營,一直任站長至今,這次出征才提拔為副隊長。
大理國的軍隊編製與對應的職位是:五人為一伍,五伍一站,五站為一隊,五隊為一營,五營為一旅,五旅為一軍。
段滎知道,陳雨辰之所以在講武堂畢業那麼多年了還得不到提拔重用,肯定是因為他那驕傲自滿的性格所致。這樣的人,雖然會感恩自己對他的提拔,但不會佩服自己的。而且,他熬了那麼多年,才從站長提拔為副隊長,這個提拔的層級與他對自身職務與職級的期望不成比例,可以說遠遠不能滿足他自己已有的能力對於向往的職位的期待,對於這樣的人,如何使用,確實非常考驗領導者的能力和水平。重用吧,這樣的人桀驁不馴,難以駕馭;不用吧,這樣的人才難得,實在可惜了。段滎之所以決定臨時提拔,也是看了他在軍校的表現以及在擔任站長的曆年的考核成績。陳雨辰是平民出身,在朝中沒有哦任何的關係,在軍中也沒有任何的靠山,全憑自己一拳一腳地打拚,在站長的平凡崗位上,創造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他是唯一一個得到管理創新獎的基層指揮官。雖然隻是管理二十五人的一個兵站,卻完全有千軍萬馬的氣概。二十五個兵,在年度大比武中脫穎而出,每年都會有一半以上的兵被提拔為伍長,所有的伍長都被提拔為副站長,就是身為站長的陳雨辰一直做站長,沒有被提拔。因為陳雨辰自己表現不出特別的能力,隻有他的下屬表現出了特別優秀……好像陳雨辰的運氣特別好,無論分給他什麼樣的兵士,經過他一年的訓練,都會成為優秀的軍事骨幹。段滎看重的就是陳雨辰隻有的特殊的能力——為將者,不在於自己又多麼厲害,而在於所帶的兵能形成正題合力,善於組織每一個分散的力量成為一個集中的力量,這種組織能力比任何個人英雄主義的能力都強——因為段滎自己也就是這樣想的。她的能力也學不如段萸,武功也許不如段芝,機巧也許不如段蔓,但率領一支部隊,將整個部隊整合起來,形成凝聚力,確實她的強項。段滎自身就是帥才,而不是將才,所以,她特別欣賞陳雨辰這樣的帥才——看不出自身能力的人,其最大的能力就是讓別的人發揮出最大能力。陳雨辰具有這樣的能力,但卻沒有人賞識,沒有人發現,段滎發現之後,立即請求要提拔他,並且作為自己的中軍首領,直接聽命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