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卷 福兮禍兮 第九章 烽火連三月(1)
下關風起亂雲飛,
百姓心頭怕響雷。
喜見春陽驅戾氣,
萬民俯首讚珍妃。
——段郎《正氣歌》
大理氣候溫和濕潤,“寒止於涼,暑止於溫”,最宜於花木生長。於是,種花愛花成也成了白族人民的一種生活習俗。段郎與白蘇珍來到上關,自然是衝著大理的上關花的名氣來的。
上關花名稱的得來是由於古時上關有一棵叫“朝株花”有奇花,它花大如蓮,開12瓣,閏年13瓣,香聞十裏,果實可作朝株。關於朝珠花也有個膾炙人口的傳說:當年有個善良的婦女難產時得一位仙翁賜給有朝珠含在口中,由於不慎朝珠落地,便長出這棵奇異的花樹。花樹長成後經常招來貪官汙吏的騷擾,百姓苦不堪言,便忍痛將花樹砍了。從此,這棵神秘的上關花便隻有花名而無花了。雖然上關花看不見,但上關的花卻非常鮮豔。
最後一景——洱海月。段郎對白蘇珍道:“洱海月被稱為金月亮,無時無刻不在喚起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傳說月宮裏的仙女思慕人間,來到洱海邊與、漁民阿黑成婚。為了幫助漁民多打魚,她把自己的寶鏡放在海中,照得魚群清清楚楚。漁民打魚多了,過上了豐衣足食的日子。仙女的寶鏡在海中變成了金月亮,世世代代放射著光芒。所以,天上的月是洱海的月,洱海的月不是天上的月。”
白蘇珍道:“王爺越說我越糊塗。什麼叫天上的月是洱海的月?”
段郎隨手一指,道:“你看,那天上的月是不是洱海的月?”
白蘇珍道:“是啊。天上的月的影子在洱海裏。就是洱海的月……”
段郎道:“那我們傳說中的洱海的月是什麼?”
白蘇珍道:“傳說中的洱海月是仙女的寶鏡。”
段郎道:“所以,洱海的月與天上的月是不是一回事?”
白蘇珍道:“嗬嗬,經王爺這樣一解釋,確實不是一回事!”
段郎道:“確實不是一回事哈。咱們大理的風花雪月的各種傳說故事,都寄托著白族人民豐富的情感。都是人民群眾對於美好生活的憧憬。關於風、花、雪、月四景,還有一首世世代代傳誦的謎語詩,詩曰:蟲入鳳窩不見鳥(風),七人頭上長青草(花);細雨下在橫山上(雪),半個朋友不見了(月)。珍妃,你曉得這幾句謎語的謎底是啥不?”
白蘇珍道:“我自然曉得,就是風花雪月四個字。”
段郎和白蘇珍在上關一路走一路看,美景美人美日子,段郎的蜜月過得非常的滋潤。
回到鎮南王府,段王爺自然是要上朝銷假,順便彙報一下這幾天裏關於大理時局一些思考。
皇帝對於段郎的思考高度肯定:“禦弟想得甚為周全,這些事情你就視情況酌辦即可。至於一些細節上,我們還可以繼續談論。”
兩弟兄在朝堂之上熱烈地討論,等段郎下班的時候,已經很晚。
鎮南王府靜悄悄。回到王府,段郎首先到刀王妃那裏去,刀王妃道:“王爺新婚,應該好好照顧蘇珍,人家初入王府,對咱們這裏的環境還不熟悉。今晚你就去她那兒吧。”
段郎道曹雪琴那裏。雪琴道:“王爺……實話實說,這兩天咱們女兒葭葭有些不乖,可能是感染了……我照顧女兒也挺累的,你還是去蘇珍妹妹那裏吧。新人才來,有個熟悉的人在身邊,才不會感覺到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