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盛(flushing)是紐約的另一華人聚集區,位於皇後區,第一代華人移民就在這裏定居。這裏展現在你麵前的是你好像回到了中國,熟悉的華人麵孔,街道,店鋪,熟悉的語言,甚至你在這裏隨時都可以找到老鄉。近年來逐漸成為亞洲裔移民特別是來自台灣、韓國、中國大陸等地的移民聚居的地方,並發展出具有濃厚東亞風味的商圈。
法拉盛這個名稱源自荷蘭西南方的一個名為法拉盛的城市,1620年由新尼德蘭的荷蘭殖民人士命名。即使到現在,仍然可以在法拉盛找到昔日荷蘭殖民者的蹤跡,例如位於邦街(Bowne Street)的John Bowne House、邦街社區教堂(Bowne Street Community Church)、以及Flushing Quaker Meeting House。美國權利法案的前身法拉盛抗議書也是在1657年12月27日於法拉盛簽署。
在1989年紐約市的市區合拚前,法拉盛是位於皇後郡(Queens County)的一個小鎮。近年來由於包括華、韓、印度、巴基斯坦、薩爾瓦多和希臘裔等移民的湧入,使法拉盛成為紐約市族裔最多元、皇後區內種族最繁多的社區,在這裏使用的語言超過150種。現在定居在法拉盛的華人已經超過了曼哈頓的華埠,成為紐約乃至全美最大的華人聚居地。
法拉盛多元化移民的企業活力使皇後區經濟欣欣向榮,十年來經濟地位不斷提高。2004年法拉盛就業人口成長4.4%,而全紐約市隻成長0.5%。法拉盛方圓半英裏內有約40家銀行,逐漸形成地區性的金融中心。紐約市的經濟發展向來以曼哈頓為中心向外擴展,而大約5英裏外的法拉盛居然能夠成為皇後區的經濟重心,誠屬異數。
法拉盛最初能夠吸引移民到此定居,是因為這裏是皇後區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法拉盛是7號地鐵的終點站,有24條巴士線路經過法拉盛,並且還能乘坐長島鐵路直通曼哈頓。法拉盛在I-495、I-678高速公路旁邊,居住長島、威徹斯特和新澤西州的華人,都會到法拉盛購物消費。
法拉盛有皇後區植物園,Meadows-Corona公園,藝術博物館,科學中心,國家網球中心,大型體育場等。拉瓜蒂亞機場就在此附近,不到三分鍾,就有一架飛機起飛。
清晨,我拿著相機,漫步在法拉盛的街頭上,真是令我驚歎:這是在美國嗎?這是在紐約嗎?怎麼滿眼都是中國字,到處都是中國人,和你擦肩而過的人都說著讓你感到親切的中國話。
路過的一家家餐館裏供應著油條、豆包、綠豆粥、豆漿這樣的中國式早點,偶爾也能看到向廣東早茶這樣的東西;當然也有人會到麥當勞、肯德基快餐店裏買個漢堡或炸雞腿充當早點。
這就是——法拉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