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瑜一手拎著鬧鬧的衣物,一手牽著鬧鬧,姚瑾安將牛車停在樹邊拴好,迎上前接過葉子瑜手中的包,另一隻手一把將寶寶抱了起來,朝李母點頭示意。
李母叮囑道:“你們路上小心。”同時也表示自己和胡玉兒會照顧自己,讓他們別擔心,如果太晚就不要急著往回趕,安全更重要。
若是換做別的孩子大概會覺得長輩的嘮叨很煩,可是對於葉子瑜來說,卻是溫馨的話語最好聽的聲音,曾幾何時,她也做個被爸爸媽媽關心疼愛的夢,可是,夢總有醒來的時候,看著昏黃的天花板,整個人無比的落寞空虛......
三人再次向李母胡玉兒告辭,姚瑾安甩著鞭子趕著車慢慢離去。
此時很多人都圍著河道邊看著水車轉悠,也有不少村民沿著水渠去看自家的田地。
當然,也有一部分閑不住愛聊天的婦人繼續坐在大榕樹下麵八卦著東家長西家短。而他們口中出現的頻率最多的,就是村子裏的大功臣,葉子瑜以及李家的人。
這其中有褒有貶,若是以前,貶低肯定是毫無懸念的占絕大多數,可是如今不同了,有了自動灌溉的水車,他們好像看到了廣闊的前景,加上村長之前說的話,有些人是真的有反思自己,因此,短短幾天時間,絕大多數人都對葉子瑜一家包郵感激之情。
一看到緩緩駛來的牛車,眾人紛紛朝葉子瑜打招呼,葉子瑜一一回應,還介紹了鬧鬧與大家認識,鬧鬧也非常乖巧的叫人,大夥兒又將開始誇獎這孩子真是太乖了,怎麼以前就沒有發現呢。
“說起來,我以前也隻見過鬧鬧兩次,那時是她娘帶著,內向膽小,根本不愛說話。”
“我還記得當初這孩子好奇多看了幾眼其他孩子的糖葫蘆,她娘就氣衝衝的拖著回家了。”
“這才多大一點啊,我家那個,都五六歲了還見到什麼都想要呢。”
“若不是子瑜介紹,我都不敢相信,這個孩子與當初的孩子是同一個人。”
......
這些人的議論葉子瑜聽在耳裏,隻道鬧鬧隻是稍微早熟了一些,卻並不是內向木訥之人,說完,便於眾人告辭離開了。
她麵色如常,心裏卻是心疼的不行,現在的她終於明白當初買回糖葫蘆的時候鬧鬧是那樣的反應了。
她的手搭上鬧鬧的肩膀往自己身邊帶,讓鬧鬧靠在自己的懷中,她也終於知道,三歲不到的鬧鬧,為何這般早熟懂事了。
卻說眾人看著葉子瑜三人的背影,有人感歎:“你說,這李二虎咋這麼好命呢,這葉子瑜一看就是能幹厲害還心善的,聽說在縣城與一個很厲害的大夫學習醫術。”
有人聽罷,驚喜道:“那我們是不是以後有個頭痛腦熱就不用跑兩個村子去請大夫了?”
立即有人潑冷水:“你以為學習醫術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嗎?沒有個三五年,根本不行。”
有人不解:“可好好的女孩子怎麼跑去學醫呢?整天拋頭露麵,李二虎他們也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