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初發於鴻蒙,終歸於虛妄。
清清冷冷的燈籠蹲坐在林間霧靄裏,冷不防被一隻手提起,緊接著山上響起窸窸窣窣的聲音。
一段如茨運作之後,若是仔細聽便會發現,有叮當的敲擊聲混雜著鑿穿聲若隱若現。
動靜不大,一如往常,如此這般已經持續了兩三個月。
壓死駱駝的,少不了最後一根稻草。
年年歲歲,橫亙於道平衡的最後一道支撐垮下,色雲譎波詭之際,已經有什麼再也不複從前。
......
易北王朝。
康平十七年,聖大喜,許了京城的簪纓世家一場自主自娛的瓊林宴,供年輕之輩結交洽談。
清早晨光微曦,宮裏便派了禮官前去主持操辦,一直忙到晌午的時候,方可迎客。
京都的市井慣是如此,寶輦廂車積滿旁道,耍鬧去處,皆是絡繹不絕。
大街上隨處可見的關撲,正是百姓在以商品為誘餌賭擲貨物。
有諸如炒杏果子、灌藕、銀絲冷陶等吃食,又有漏光扇柄、蟬紋金璫的鴉帽兒、華容道、鴛鴦鎖等玩物,實在是叫人看得眼花繚亂。
人潮熙熙攘攘,街道店的門簷前也陸續掛起了鳥獸刺縫的紗罩燈籠,不遠處十字坡包子鋪的攤位上熱氣蒸蒸。
“瞧嘞!擱這兒瞧一瞧嘞!”
“二兩包子一碗湯,剛好夠您填肚囊!”
盛況驚鴻,都隻道是這人間煙火氣的安穩與盎然。
京城鎣華街主街,坐落著龐大敞亮的瓊林樓,足足有六層之高,自建造起就由宮裏派人常駐掌管,恰恰被稱為“宮外宮”。
此時樓外禁軍林立,鎮守於主街道各個方位,秩序井然,無人敢造次。
入口處有驗帖的侍,待驗明身份後,兩端自有候著的迎賓手腳麻利地將賓客引入席間,整個流程雖不比宮裏的繁縟華貴,卻也算得上是典製兼備。
樓裏已經零零散散地聚集了不少人,瓷麵地板擦得鋥亮,一女緩步入廳,霎時吸引了無數目光。
橙紅色的係帶在胳膊處挽了個飛仙結,敞袖突然在袖口處收緊,顯露出她細白的手腕,高腰蓬鬆的裙擺隨著走動而微微飄振,顯得仿佛置身於水霧之鄭
腳脖子因裙擺較短而展現出來,卻又因最外層略長的薄紗遮掩,讓人看得不太真牽
玉色瓊鼻,飛櫻點唇,是宋家的姑娘宋知熹。
不妨有人斟酌著開嗓:“她好生漂亮。”
此女每次的裝扮都能讓人一飽眼福,卻有個別男子吃過悶虧,不敢看得太過張揚。
是了,雖是個漂亮的女嬌娥,但同時又是個讓人頭疼的存在,前幾日有個公子隻是多瞧上了幾眼,就被她指著鼻子數落,是什麼冒犯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