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遠在訓練場外觀看操練,他一身製服穿的十分整齊,他不會因為天氣熱解開扣子,什麼時候都在士兵麵前保持良好的形象,夏天旅長也沒勤務兵打著涼傘,也沒人給搖扇子,張道遠也不自己拿扇子,士兵們就更加尊敬他。張道遠對訓練是外行,訓練計劃都是張釋信跟一些上過軍校的基層軍官研究的,很多當兵時間長的軍官都感覺,除了當年郭鬆齡軍團長的部隊這麼操練過,東北軍中再無什麼部隊經過如此操練,一旦投入戰場他們旅就是最強大的部隊。
張釋信把士兵累的半死,也把自己折騰的很慘,他的黑色製服早就成了土色,他把大部分訓練都放在土工作業以及防禦作戰上,他對未來的預見就是東北軍的膿包們無法收複老家,中央軍在河北河南山東的駐軍也不多,他們遠離淪陷區都在南方作戰,難道指望北方各省的諸侯兵?地方實力派的軍隊都是自保用的,根本沒有進攻能力,所以未來要打的是防禦作戰,東北軍所在的也就是熱河和河北地區,這些地方險要地形不多,適合日本鬼子大規模展開進攻,不注意防禦作戰訓練那到時候被日軍趕了鴨子,張釋信就白經營自己的部隊了,沒有能力在戰場上自保,怎麼還指望打出威名呢?
部隊苦練的就是在高地和山頭上構築工事死守,防炮洞要人人會挖,單兵掩體也是一樣,土工作業必須紮實,然後才是投彈和射擊訓練,因為投彈訓練幾乎沒有消耗,製作一些訓練彈使勁扔也摔不壞,射擊訓練就不能太大規模的搞,這個浪費子彈很嚴重,中國當時那個軍隊都不舍得敞開的搞實彈射擊訓練,都是練習裝彈退彈,射擊姿勢,講授一些射擊技巧,比如怎麼算提前量,怎麼讓槍打的準,新兵學的多數都是四百米以內的射擊技術,要打遠的根本三五個月學不會,沒那麼多子彈讓他們體會練習的。
全旅幾千人就在太陽底下可勁的操練,等稍微涼快點的時候才收隊回去。秋天的太陽落的不是很早,七點鍾士兵吃過晚飯還是有很多閑散時間的。滿身是泥的兵要先洗衣服,然後去洗澡,晚上一般是沒訓練的,除非白天天氣不好訓練改在晚上,大家拖著疲憊的身體衝了涼躺在床鋪上,平時紮堆打牌下棋的都沒了精神,坐在一起抽煙喝酒吹牛的也不聚會了,營區的十分安靜。
他們訓練完輕鬆了,各連的炊事班還要忙,長官們要給辛苦的士兵加夜宵,也就是隨便弄點吃喝,睡覺前給大家吃。張釋信是相信馬無夜草不肥的,人也是一個樣,這麼強的訓練量要是不給多吃一頓,沒個幾天大家都麵帶菜色,所以要增加營養,菜金不夠隻能張釋信自己掏錢。秦漢傑也是一白天在部隊,晚上才能回家,到了家裏他敞開了吃,部隊中午飯一般,旅長副旅長不吃肉不吃雞蛋,他們的小灶做的飯連蔥花蒜末都沒有,勤務兵隻能出去隨便買一點回來,隻有晚上在家才能好好吃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