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將遇良主舊人哭(1 / 3)

青海軍北線兩萬人歸順青州城並沒有過多波折,既然主帥有令,自當遵從就是。

而南線的一萬餘人,便頗走了一些冤枉路。

儲運之收到容緩第一封飛鴿傳書前,前方已見得青海軍形影。雖然是意料之外,儲運之仍能冷靜決斷,命令手下隱蔽於山石之後伺機而動。

幾乎是在同時,青海軍也發現了青州軍的聲跡,當即全神戒備。

此次領隊部將之一的牛大成向來是個小心謹慎的,對身旁同伴道:“賀田將軍,不如先停下來察看一下對方動靜後再做行動?”

賀田則是個凡事追求迅雷不及掩耳的,道:“何必如此麻煩?青州軍不過是不足兩載的新軍,如何與我們這些沙場上摸爬滾打了十幾年的人相比?狹路相逢勇者勝,衝上前去打就是了!”

對於這般太過冒失的決策,牛大成自是不能應允,兩人尚在爭執不下時,卻見前方的青州軍隊尾變隊首,以離弦之勢向前疾行。

“這是……”兩人麵麵相覷之後,“要逃?”

賀田精神大振,手中大刀一揮:“追!”

牛大成阻攔不及,追趕開始。

此刻,儲運之已收到傳書,既然無法前往飛渡嶺,隻有返回朝飲河對岸。他指揮人馬越過朝飲河的大橋之後,迅即隱入了河畔的紅鬆林內。

容緩會在信中如此布置不是沒有理由。這一片紅鬆林林高葉密不說,且內處別有洞天,對於熟悉此間環境者,實在是一個上佳的藏身處,稍加利用,更可成為最好的狙擊之地。

“青州軍在林內一定是設有埋伏,隻需要在裏麵萬箭齊發,就能重創我軍。”賀田斷定,“來人,向裏麵放火箭,我看他們能往哪裏逃?”

“且慢!”牛大成厲聲斷喝,前所未有的堅決專斷,“我們與青州軍沒有血海深仇,也沒有陳年舊怨,不過是各為其主而已,那可是鬆林,一旦點燃,裏麵的人必然盡數被火吞噬,這種事實在有損陰德,絕不能做!”

賀田聽得稀罕:“兩軍對陣,不全因各為其主?放火燒人損陰德,用刀殺人難道就行善積德了麼?牛將軍這是哪門子的道理?那些人藏在林內,難不成是為了給我們接風洗塵?”

“賀將軍也別忘了,同樣是殺人,為什麼要給人一個痛快?用火燒人這種事,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能做!”

兩人的爭吵之聲甚是激烈,山中傳聲又多有回響,儲運之在林內聽得真切,對這位牛將軍不免有了一些欽佩,但對於賀田也無法全然否定——兩軍交戰,生死相搏,有所為有所不為是一種態度,無所不用其極也是一種態度,孰好孰壞?天知道。而如果問“天”,“天”一定回答:沒有征戰,沒有廝殺,最好。

他旁邊的副將開口:“儲大人,如果他們當真放火……”

“如果他們當真使用火攻,你們即刻從我們定下的那條路撤退,繞行到對方背後,爬上山巔,以滾石直朝他們頭頂砸下去就好。”儲運之道。

“屬下明白。”

外邊,兩位主將仍然相持不下,一個認為在這種情形下火攻最為高效實用,一個則認為太過激進殘忍,事情遠沒有到了那一步。兩位猶未爭出結果的時候,儲運之又接到了第二封飛鴿傳書。

這一次,容緩命他們迅即撤回青州城,身後追兵倘追,任由其追,不追則想辦法惹其追,務必將這一隊人馬引到青州城下。

儲運之料到容緩那邊的戰事必是起了變化,當即下令輕裝簡騎全力逃跑,並邊逃邊罵。他們本就未帶任何輜重,全員又盡是騎兵,快馬加鞭起來自是逃得輕鬆愉快。

但身後的青海軍是為安家紮寨而來,幾乎帶著了所有家當,且在如今前途未明的情形下不舍做任何拋割,追擊起來端的是萬般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