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宛賽馬(一)(2 / 2)

又再過了三日,然仍沒收到通知他們上朝議事的消息,似乎把他們給遺忘了,張於是三番四次地要求上朝麵聖但都以國王國事繁忙為由拒。這日張騫實在是坐不住了,堅持要硬闖上殿,衛青與柳蕊也隻好同去。

行至半路卻聞一衛道:“大人,剛探得消息,大宛國王現不在殿上。”“不在殿上,那他去了那裏?”“他到了騰郊的養馬場。”“哼,不管他去了那我們也要找到他。”張騫忿然道。不過轉而愕道:“騰郊養馬場在何處?”

“問問路人吧。”衛青道。“不錯。”抓一行人道:“可知道騰郊養馬場在何處?”“任何一個大宛人也知道啊,那是我們大宛最大的馬場,有良馬十餘萬頭。是我大宛國的驕傲。”

“這裏就是騰郊馬場了吧。”眾人抬頭望去一時都高呼起來:“哇,好多馬呀,我從來沒有看過這麼馬。”隻見遠遠望去漫山遍野都是馬匹,或昂首高鳴或低頭啃草,大小不等,你逐我趕,急奔虎躍,好一幅馬兒的世界。“對麵可能就是他們了,不過這麼多馬我們怎麼過去?”一衛有些為難道。

“哈哈,怎麼過去,衝過去啊,你說是嗎,烈焰?”衛青拍了拍汗血寶馬馬首,烈焰一聲長嘶聲振四野,萬馬響應,端的有萬馬之王的氣勢。

“我來開路,你們跟著我就行了。”衛青駕的一聲,躍馬急奔而出,餘者依言跟隨。卻見追電一頭衝去,身旁之馬紛紛閃避,數量雖眾然避之若惶,眾人選的坐騎本也算大漢良駒但置其中仍稍矮小一些,隻有烈焰顯得傲然不群,神駿異常。

眾人如一把利劍般切開一條長線直奔到大宛國君麵前。此時大宛國王正和一眾大臣立於一排馬棚之前,見衛青等前來不由一驚,張騫下馬後再向他重提舊議,但大宛國王卻似心不在焉,左顧而言他。

半響後似有些不耐煩躍身上馬指著那千裏戰馬冷笑道:“我大宛良馬如雲,裝備精良,國防堅固,又何須與你大漢結盟?我們才不懼匈奴,要擔心的是你們吧。”隨臣一陣大笑。

張騫臉一紅,待他們笑畢後再道:“陛下,話可不是這麼說,今日匈奴暫不侵大宛不說明以後也永不犯境,我們兩國結盟是有備無患,有利無弊。”但大宛君臣卻仍不為所動,其意甚堅。

張騫眼看無法達成意願,仰天一歎,然仍上前請求道:“好了,不管貴國與不與我大漢結盟,但能否賣些良馬與我帶回去?也好此行不虛啊。”“你想要多少?”“五千馬匹!”“太多了。”“那就三千如何?”“三千也不行,你們自己的漢騎太差就認命吧,想要我大宛良駒,別做夢了。”眾臣又一陣發笑。

如此輕辱之言實在讓人難以忍受,衛青與眾衛不禁大怒,“你們大宛如此輕視我漢騎,那我們就比比如何?”衛青高聲道。“什麼?與我大宛賽馬,你們不是不自量力吧。”“就不自量力一下吧,陛下可敢與我們一賽?”

“哈哈!豪氣,好,就賽一賽,若你們勝了,別說五千馬匹,就是五萬馬匹我大宛也是如數奉送,絕不食言。”“那陛下說說怎麼賽法?由你們定好了。”“嗯。”大宛國君低頭與眾臣商議。

半響後道:“這樣賽法,以此馬棚為起終點,來回五百裏為距,共出五萬好馬奔馳,我們騎手為百名,你們漢騎為十名,若能在回此終點時你們有三騎手能排前十名為勝,這些良駒統統歸你們,如何?”衛青張騫與眾衛聚攏商議,雖覺不盡公平且有輕視之意,但博一博也無妨,勝了可是收獲頗豐,於是點頭答應。

“好吧,明日午時此地見。”大宛國王道。“一言為定。”衛青等也高聲道。眾馬一陣嘶鳴,四穀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