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汴京局勢(1 / 2)

聶昌話一出口,立即引來吳敏怒目而視。

耿南仲道:“陛下,國庫空虛,又如何能養十萬將士?不如這樣,請陛下給微臣三個月的時間,臣定會同戶部尚書聶大人一同想辦法籌集足夠軍餉,以支撐黃河守將隻用。”

李綱壓著怒意道:“三個月內若是金兵去而複返,耿大人可有想過後果?”

耿南仲對著宋欽宗道:“陛下,這已經是臣能想到的最好解決辦法,若不這樣做的話,微臣隻能命聶大人在城內洗劫百姓,強令百姓鬻兒賣女湊足軍餉,以供大軍使用。”

耿南仲的話一出,頓時有更多臣子反對,其中不乏厲害的言官。

宋欽宗好不容易下定的決心,此時也被打得七七八八,便試探著對種師道道:“種將軍,要不,就等三個月?朕保證會盡量籌集軍餉,讓你早日出發。”

種師道搖頭,年邁的身體似乎隨時有可能支撐不住,“陛下,若今日不能震懾金國,他日金國更不將大宋放在眼裏。微臣這一提議,是沒有任何商量餘地的。”

耿南仲道:“陛下,請為大宋百姓考慮!”

宋欽宗眼見兩方都固執,心中也是煩躁,便道:“這樣吧,先退朝,待明日再繼續商議。”

種師道和李綱還想說話,就聽耿南仲率人跪下,齊聲道:“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眼見宋欽宗退朝,種師道心知,自己已再無力回天。陛下一向優柔寡斷,又極易被人說動。

這往後的半日和一夜,耿南仲等人勢必會輪番上折……

種師道邁出大慶殿,看著被殘陽籠罩的皇宮,站立片刻後突然眼前一黑,倒了下去。

靖康元年末,種師道因氣憤致疾,不久病逝。

宋欽宗采用耿南仲等人的意見,下令沿路士兵不得阻攔金兵,甚至在黃河南岸樹立大旗,令所有軍隊不得繞過大旗趕上金軍,否則一概處死。

種師道死後不久,李綱被外調出任河北河東宣撫使,從此離開京都權利核心,再無作為。

此時參與營救汴京之圍的各路人馬均已入京,總數多達二三十萬,麵對這部分兵馬,宋欽宗聽取耿南仲和吳敏、唐恪等人的建議,為節省軍費遣散部分人員複原回西北,另一部分則要求返回原地,並且非軍令不得出。

在經過耿南仲的等人的一番整治後,留守汴京的士兵不足九萬。

於此同時,眼見汴京危機解除,宋徽宗帶著童貫、王黼和梁師成等人浩浩蕩蕩回京。

麵對宋徽宗的行徑,汴京百姓憤而遊街,一日之間集結數十萬眾上書請求殺童貫等人。

宋欽宗以平民憤為由,當庭下令斬殺童貫和王黼,另外貶梁師成為彰化軍節度副使,但又暗中下令途中將其縊殺。

至於高俅,則因為途中與童貫不和,提前稱病回了開封請罪,逃過一劫,不過康王趙構身邊第一親信的位置,此時已經被秦檜奪走。

麵對汴京又要掀起的新一輪內鬥,秦檜建議趙構主動申請外調。康王仔細思索後,向宋欽宗遞出了請求駐守京外,以守衛汴京安全的折子。宋欽宗大受感動,批準了折子,並將趙構封為河北兵馬大元帥。趙構帶上高俅、秦檜等人迅速離開汴京。

經過幾番波折後,留守汴京的士兵不足七萬。

而宋欽宗本想召慕容卿回京,卻再次遭到以耿南仲為首之人的強烈反對。

耿南仲、吳敏和唐恪同慕容卿聯手過,深知他的手段和為人,不想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龐大權利機構被破壞,甚至有人編造慕容卿在太原城曾說出大逆不道的話,並居功自傲的事。

幸好宋欽宗終究是念舊情的,思及慕容卿本也是張叔夜手下的人,便一道聖旨過去讓他同張叔夜一道鎮守鄧州。

慕容卿眼見不能回京城,便立刻上書一封,請求宋欽宗不要割讓太原、中山和河間三鎮,並在信中細細說了應對措施。

為了讓宋欽宗無後顧之憂,慕容卿信函足足寫了二十頁紙有餘。

可是這信一去,就像石沉大海,沒有半點回音。

慕容卿手撫著白色的錦囊,坐在議事廳裏,麵上露出久違的溫柔。聽到外麵傳來腳步聲,慕容卿將東西收起,正襟危坐。

高照道:“將軍,陛下已經派戶部尚書聶昌前去同金國談判關於割讓三鎮的事。”聶昌因替種師道說話,被吳敏等人認為生有異心,不易掌控,借機彈劾出京。

秦瑄道:“陛下是鐵了心要割地和談。”

慕容卿站起身,冷肅道:“回京,我親自麵見陛下!”

高照連忙阻止道:“將軍,擅自離開駐地,是殺頭大罪!更何況京中如今被耿南仲等人把持,且不說見陛下一麵不易,就算見了,要勸服陛下也是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