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血洗新城(2 / 2)

戰場一時凝滯。

張曹泰部下握著嶄新的刀,一臉緊張,想前進,卻控製不住後退,有人腿還在發抖,伸直癱軟在地。

而慕容卿部下則如雄獅一般,巋然不動,隻是虎視眈眈地看著他們。

慕容卿坐於馬上,冷漠地看著張曹泰部下,“立刻受降,否則格殺勿論!”

見張曹泰的部下還有猶豫,慕容卿直接抽過一把弓,三箭啟發,穿透六人,成排倒下。

看到這般殺戮手段,張曹泰部下終於徹底失去了抵抗。

有人將兵器扔下,之後是成片的投降。

慕容卿立刻命他們將所有的屍首搬開,空出出新城的道路。如今屍堆成山,麵對麵的兩人都完全看不到彼此,地上的鮮血流淌,彙成一道道滲入土地之中。新城的百姓禁閉不出,隻是聽著外頭的聲音漸漸弱小。

慕容卿無意多逗留。

如今耶律大石已經率部衝出新城,他們務必立刻趕往涿州和易州解困城之圍。也是因此,慕容卿以最快的方式解決新城的詐降。

易州地處涿州以西,耶律大石部從新城出發,先過涿州後才能入易州。

此時的郭藥師本可以退守易州,但在於慕容卿和裏氈商定三麵夾擊之計後,決定親自率軍鎮守涿州,而此時剛被認命為燕山府府首王安中已經帶兵出逃。

耶律大石的軍隊浩蕩而來。

郭藥師手下第一猛將趙鶴壽提議,向在駐紮的童貫和辛興宗大軍求救,“如今我們也算是宋朝軍隊,童貫沒理由見死不救!”

郭藥師歎氣道:“我們是叛變之將,未立功便先求救,若你是童貫,會如何做想?”

“可是將軍如今已經被封賞,那童貫還敢違抗陛下命令不成?”

“再等等,我聽聞劉延慶的部隊已經在路上,隻要慕容卿部和裏氈部與我們配合,應該能等到援軍到來。”

趙鶴壽卻道:“如今不要說劉延慶部,就連慕容卿部都沒有消息!哎!將軍,我看著宋國人也不可靠!”

當初郭藥師就是判定宋遼之戰,遼必敗,宋必勝,又因慕容卿在白溝之戰中屢次獲勝,間接驗證了他對宋強遼弱的判斷,所以才率“常勝軍”投靠宋國。

“報!”

信兵舉著情報衝入營帳,“耶律大石已經抵達涿州附近,隨時準備率軍攻打過來!”

“什麼,這麼快?!”

郭藥師曾是耶律大石部下,知道耶律大石的實力,但饒是如此,也沒有想到他會這麼快就攻到涿州。

郭藥師咬牙道:“我早就想跟耶律大石過招了!既然他這麼著急著送死,我就成全他!走!隨我一同出兵!”

“是!”

郭藥師也是驍勇善戰的人物,底下皆是強兵強將,若不是兵力不足,斷不會有任何顧慮。如今耶律大石近在眼前,他隻能拋棄一切顧慮,先戰再說。

涿州這邊戰役已經開始,但慕容卿一部卻因為新城的奮起反抗耽誤了行程;金國裏氈則是沒想到耶律大石這麼快離開新城,隻能臨時改道,同樣也耽誤了時間。

唯一的例外,是童貫。

童貫被馬植說動,決定調整攻遼策略,不全麵和平進軍,隻是部分地區執行。在對耶律大石這一場上,童貫決定果斷出擊,給遼國一個血的教訓。

馬植道:“如今遼國已經是苟延殘喘,之所以會掙紮到現在,全拜耶律大石和蕭幹所賜。若是能通過這次,殺了耶律大石,屆時遼國強弩之末,對撫使來說,這幽雲十六州還有西京豈不是囊中之物?”

辛興宗自來是左右搖擺的小人,聽馬植這麼說,又見童貫有些動搖,也跟著開口道:“馬植說得有道理。況且,撫使想啊,如今金國已經攻下了中京和上京,我們卻還連南京都沒有攻下,這金國難保不會有想法?”

“金國敢有什麼想法!”童貫道:“一群野蠻人,隻知道燒殺辱掠,和土匪有什麼區別?!我大宋畢竟是泱泱文明大國,豈能跟他們一路?”

“是,”辛興宗尷尬笑著道:“隻是,如果能打敗耶律大石的話,撫使說不定能一口氣收回南京和西京,豈不壯哉。”

童貫點頭道:“嗯,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不過,你們說,派誰去比較合適?”

辛興宗道:“不如楊可世如何?他有與慕容卿在白溝之戰中戰勝遼軍的經曆,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

馬植也是點頭,“如果此人曾與慕容卿合作過,的確是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