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君臣相謀(1 / 2)

種師道收到慕容卿合圍新城的消息時,大聲叫好,當即加快行軍速度。因為種師道是繞行,行程上要比慕容卿多費些時日。

種師道出發後沒多久,又收到另一條振奮的消息,鎮守涿州和易州的郭藥師願意投降。

而投降的對象,正是慕容卿。

“好!”

種師道連聲幾個好,立刻提筆將這個消息告訴了童貫。

如今童貫和辛興宗所領的西路軍因為“和平進軍”戰略,正舉步不前。而不為種師道所知的是,西路軍還遭受了嚴重的損失。遼軍以童貫想不到的頑強,一路對宋軍圍追堵截。

如今童貫手裏的十萬大軍,已經折損超過五萬。

對於這個損失,童貫還不敢上報,一直和辛興宗暗中捂著,就連種師道都絲毫不知。

在收到種師道所發來的,涿州和易州受降的消息後。

童貫和辛興宗首先想到的,是向宋徽宗邀功,雖說種師道信中所寫說是因為慕容卿所率部下驍勇深入敵營才得來的成果,但在童貫看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郭藥師是投誠而來。

辛興宗另外想到一事,“將軍,這郭藥師投誠固然是好事,可是萬一種師道另外再上書給陛下,屆時你我……”

辛興宗沒有說完,但是童貫已經明白他話中的意思了,他點頭道:“不錯,這個種師道,虧我一直器重他,他卻一再不識好歹。這次攻打遼國,本撫已經明確說了,不許對遼用兵,他卻陽奉陰違!我看,我們這一路來之所以會遭遇頑強抵抗,多半也是他在前線對戰的原因!”

“不錯,正是如此!”辛興宗進一步道:“撫使,像種師道這種完全不聽從軍令的人,如何能留在軍中?”

童貫目光中露出幾分陰狠的算計,“你看,不如就將那幾萬損失落到他頭上,你覺得如何?”

“撫使說的哪裏的話,這本就是種師道造成的。撫使別忘了,當初‘和平進軍’的決策可是陛下親自下的,種師道說重了,可是欺君之罪。”

童貫大笑拍掌道:“說得有道理!本撫立刻就上書給陛下,一一細數種師道的過錯!”

辛興宗看著童貫落筆,麵上露出笑容。這一次之後,看種師道還如何囂張。就算他是西北猛將又如何,最終還不是要聽從撫使的命令。等種師道被貶,也就無人再敢說他不如種師道了。

此次東路和西路軍同時進發,種師道不止幾乎毫發無損,還立了功。

反觀辛興宗和童貫,卻是損失慘重。

這兩相對比,如何能不讓辛興宗眼紅。

童貫當即命人快馬加鞭將消息送回京城。

一天之內,消息已經送達宋徽宗手中。宋徽宗看到收複涿州和易州的消息之後,大讚童貫會領兵,並立刻下令大擺筵席慶賀。

君臣似乎已經都看到幽雲十六州收複在即。

為了表示對郭藥師的看中,宋徽宗親筆賜郭藥師為恩州觀察使並依舊知涿州諸軍事,同降的常勝軍首領張令徽、劉舜仁、甄五臣、趙鶴壽等也各升遷加以安撫。

此時已經官複原職的王黼提議,“陛下,既然收複燕京已經在即,是不是應該開始派人留守,以備後續收歸之用?”

宋徽宗一聽,點頭,覺得王黼說得十分有道理,大筆一揮,不止認命王安中鎮守,還迫不及待地將燕京改為燕山府,並將燕山所屬的其它八州一一改名賜名,似乎一府八州已經盡歸囊中。

等賞賜完,宋徽宗才想起種師道的事,他麵色當即沉下去道:“這個種師道,仗著自己有些軍功,就不將朕的命令放在眼裏,此次幸虧有童撫使一路招降,否則還不知道要多損失朕多少兵馬!”

“這個種師道,實在是枉為人臣!”王黼本就因為之前和童貫爭監軍的事,對種師道心生齷蹉,如今自然要抓緊機會落井下石。“依臣看來,種師道已經不適合領兵,不如就讓他以右衛將軍身份致仕,令劉延慶代替他。”

劉延慶曾數度征戰西夏,如今任馬俊福都指揮使,曾被王黼密派隨童貫鎮壓方臘,給童貫使了不少絆子。

如今童貫不在朝中,幾乎無人能夠和被重新啟用的王黼相抗衡,宋徽宗也懶得再去想人選,便要同意王黼的建議。

方瓊及時道:“陛下,以種將軍的能力,斷然不至於令數萬兵馬在半月之間折損,這其中必定有所誤會。汴梁離南京尚遠,不如再多等兩日,或許會有種將軍的親筆信函送來。”

“哼!就算有又如何,他定然也是替自己狡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