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瓊原以為他是來要兵的,不想他開口卻是為另外一事,“他日若是太子之事有成,希望方尚書能上表太子,讓他恢複承林的功名。至於留不留在朝中,就看承林自己的意思。”
方瓊捋著胡子道:“此事日後由你親口稟告太子不是更好?”
慕容卿道:“自然,隻是以防我日後無瑕分身,忘了此事。”
要說慕容卿會忘了這事,方瓊是不相信的,他隻能有一個猜測,慕容卿對此次出征有顧慮。
方瓊道:“你若是需要用兵的話,我能從禁軍中抽掉一部分給你。”他身為兵部尚書,還是有一些權利的。
慕容卿搖頭道:“他們還尚需再訓練一段時間。此去有張將軍在,用兵問題方尚書不必擔心。”
方瓊點頭,看他道:“那你可是在擔心什麼?”
慕容卿搖頭道:“目前沒有,也希望是我多慮。”
方瓊笑著道:“大戰在即,有這種想法難免。之前我與你說過,要舉薦一個人給你,此人雖還年幼,但騎射出眾,隻是欠缺一些實戰經驗。”
“誰?”
方瓊朝外招了招手。
隻見一個十四歲上下的精幹少年郎,身穿緊身粗衣,高黑靴,身材高挑,雙眸炯炯有神,雖然身量削瘦但看得出必定是一身肌肉,不少力氣。
“晚輩嶽飛,見過左護將軍!”
方瓊笑著道:“他字鵬舉,是我最得意的門生,讓他跟著你,我也放心。你盡管大膽地用他,說不定他還能幫上大忙。”
慕容卿觀嶽飛神色,見他聞此也不見窘迫,腰背挺拔而立,小小年紀,已經頗有氣勢。
慕容卿拍了拍他肩膀,掌下能感受到力量。
“嗯,那就暫且留在我身邊,至於任什麼職,等我知道你本事了才分配不遲。”
嶽飛道:“謝將軍!”
慕容卿見他不過才小小少年郎,做事已經是一派老成古板,心中覺得好笑,但的確是生了好感。
慕容卿本想帶嶽飛回都虞候府,不過他說要再陪方瓊兩日,便作罷,約定出發之時再碰麵。
當晚,宋徽宗舉辦了誓師宴。
誓師宴上,宋徽宗宣布了與金國的談判結果,兩國終於正式達成盟約,共同滅遼,史稱“海上之盟”。
之所以稱為“海上之盟”並不是因為要進行海上之戰,而是因為遼國國土橫在金國和宋朝之間,兩路使臣隻能通過海上來往,顧得此稱號。
海上之盟約定:
宋金兩國按商定的路線攻打遼國,金軍攻取遼的上京(今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林東鎮南)與中京大定府(今遼寧昭烏達盟寧城縣天義鎮大明鄉),宋軍攻取遼的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和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宋答應滅遼後,將原來給遼的歲幣轉輸給金。金則答應將“燕雲舊地”歸還於宋。雙方均不得單獨與遼講和。
“朕就在京中,等著你們大捷的消息!”
群臣附和。
慕容卿被安排在最末,看著宴上魚貫往來的婢女,卻始終不見那抹熟悉的身影。
宋徽宗淡淡掃了他一眼,麵上一片沉冷。
王黼因得了監軍一職,喜顏於色,在收到鄆王和林靈素眼色後,開口道:“陛下,今日微臣下朝後,發現家中堂柱上居然長出了一株玉靈芝,此乃我大軍捷勝的祥兆啊!”
玉靈芝從古樹上長出來自然是假的,但是王黼必須這麼做。因為自從說要開仗後,京中就出現流星、白虹貫日、蛇龜二獸皆亡等不祥之兆,弄得京中流言四起。
王黼擔心再這麼下去,宋徽宗會放棄出兵,所以才和鄆王等商議了玉靈芝這麼一出。
宋徽宗果然一掃陰霾,大喜道:“果真?!就在你府上?朕要親自去看看!”
王黼道:“微臣不敢欺瞞陛下!”
宋徽宗當即決定第二日去王黼府上看玉靈芝,叫了種師道等人一起,卻唯獨沒有提慕容卿。
第二日朝會結束後,宋徽宗便去了王黼府上。
可是不到一個時辰,就傳來宋徽宗大發雷霆甩袖離開的消息。原以為是因為玉靈芝一事敗露,不想卻是因為宋徽宗無意中發現王黼和梁師成兩人緊鄰而居,雙方甚至還開有便門往來,竟早已是暗中結盟。
宋徽宗如今最厭惡朋黨,何況梁師成是宦官內臣,王黼是權貴外臣,內外勾結,更是不被容忍。
回朝後,宋徽宗當即下旨,撤銷王黼監軍一職,改由童貫擔任,兩日後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