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盛世歌舞(1 / 2)

慕容卿交代完秦瑄派人照看柔福帝姬後,並未出宮,而是去了太一宮。程紫英在西秋宮說的話,始終縈繞在他心頭。

今日的太一宮一如往日般,大門緊閉。

早就聽聞張虛白終日閉門參道不見客,除非陛下前來,否則宮門幾乎不開。慕容卿雖然清楚,但還是伸手敲了門。

他剛敲兩下,大門就從內打開,一個十歲左右的道童探出頭來,問,“你是慕容卿?”

“正是。在下想求見衝妙先生,謝先生救命之恩。”

道童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心道,師父說此人一生殺戮無數,煞氣極重,原以為定會是個凶神惡煞的人,不想看起來卻是個謙謙君子,麵皮也長得極好,倒更像是得天獨厚之人。

“師父不會見你的。師父說了,他救你是受人所托,不必你謝,另外,師父還有話要我轉告你。”那道童虎頭虎腦,說到這時,又開始搖頭晃腦起來,“師父說,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你若是肯自此修身養性,你們或許還有緣相見。”

慕容卿飽讀詩書,自然知道“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出自《老子》,此書在學子間亦是備受推崇。

他搖頭道:“‘為而不爭’是聖人之道,並非常人之道。”如今奸臣作亂,忠臣蒙冤,邊疆又戰亂不休,國家隨時麵臨生靈塗炭之災,如此種種,如何能以“不爭”之道安身立命。慕容卿麵色微肅,“看來我與衝妙先生是無緣了。”

道童見他麵色嚴肅,一時間竟如戰場殺戮果伐的大將,威不可視。腳下忍不住後退而一句,隨後又皺眉嘀咕道:“果真如先生所說,是個難以教化的人。”

慕容卿武功高強,自然聽到他的呢喃。

慕容卿不甚在意,行禮道:“多有打擾,告辭。”

道童忍不住看了他背影幾眼,才關上門。轉身,卻看到張虛白站在身後。

“師父。”

張虛白麵色慈祥,依舊是一派仙風道骨,“兩儀,你去告訴紫英,從明日起她不必再抄經書送來了。”

兩儀心中雖然疑惑,但也不敢造次,乖順道:“是。”

張虛白歎息道:“天行有道,不以堯存,不以桀亡。世人皆癡,皆妄,是以皆苦。”

兩儀聽得雲裏霧裏,看著自己師父說完又歎息搖頭,終究忍不住道:“師父,那我們可以吃飯了嗎?”

張虛白點頭,認真道:“嗯,為師也有些餓了。”

兩儀頓時高興道:“我這就去做飯!”什麼堯舜桀紂的,都沒有吃飯實在。

張虛白笑眯眯地看著兩儀興高采烈去做飯,捋著胡須,道骨仙風地想,他這個弟子雖然悟道不行,廚藝還是有一手的,這也算是天存之道。

慕容卿從太一宮出來,本欲去文德殿求證心中所想,迎麵卻碰上了康王的人——高俅。

高俅早年在宋徽宗還是瑞王的時候,就得了親睞,如今任太尉一職。平定宋江叛亂時,高俅與張叔夜、慕容卿就曾有過短暫接觸。當時張叔夜和慕容卿負責領兵對付叛軍,高俅則帶人趁機抓捕宋江,就此叛亂平定。

回京後,高俅行事低調,是以在朝堂上並不顯露。近來,隨著蔡京和李彥等人的獲罪,宮中多個職位空缺,高俅尋機與林靈素接近,想謀得禁軍統領一職。禁軍統領下轄三司,慕容卿對這個自然多關注一些。

不過最令他意外的是,高俅竟然是康王的人。

“高太尉。”慕容卿行了一禮。

高俅連忙虛扶慕容卿,笑著道:“都虞候不必多禮,自梁山一別後,我與都虞候許久未見,聽聞都虞候備受官家信賴,我心甚慰。早前我與都虞候接觸,就知你必定不是庸俗之輩,如今看來,都虞候前程不可限量啊。”

“太尉過獎,卑職不敢當。”慕容卿心知高俅此人自負過甚,當初在軍營也曾飛揚跋扈,如今卻一反常態,必定有問題。

高俅看了他一眼,笑著低聲道:“王爺已在文昌閣備下酒席,就等都虞候前去。”

慕容卿道:“多謝太尉。”

高俅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去吧,別辜負王爺的美意。”

“是。”

慕容卿轉身出宮,去文德殿的事,隻能明日了。

等到文昌閣,慕容卿就能感覺出與往日氣氛的不同。和往常的喧囂相比,今日的文昌閣井然有序許多。

雖然閣內學子依舊是在高談闊論,卻更像是有意做出的樣子,而不是真的在論學。

想不到康王這麼大手筆,竟然能換掉文昌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