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及附錄: 前言及附錄(1 / 3)

【前言】

我以為,我在雲南多年,對哈尼梯田應該是了解的。

直到我去了元陽縣,非常偶然地發現了人世間還有一本《哈尼族古歌》,大呼“錯也”!

於是,我在元陽縣住了下來,一住就是二年。我認識了《哈尼族古歌》的歌手朱小和,認識了《哈尼族古歌》翻譯盧朝貴,慢慢地就走進了哈尼人的神話世界。

我偷笑了,竊喜不已,卻淚流滿麵。

我有三笑:一笑笑我太可笑;二笑笑世人太可憐;三笑笑人類太淒惶——哈尼梯田美不美,看看漫天下的這裏那裏,處處都是哈尼梯田的風景畫,聽一聽全人類的聲音,處處都是自我炫耀的話語——哈尼梯田嘛,我去過,你看看我在哈尼梯田的照片,喜得不能自己——哈尼人嘛,我認識,你看看我和哈尼姑娘合影的留念,樂得不能控製—

嘿嘿嘿——

在元陽縣住了兩年之後,我覺得我是個狗屁!那些自我炫耀的人呢,充其量比狗屁強那麼一點點兒——我放眼世界,突然發現,絕頂聰明的人類是怎麼了嘛?一個個奮不顧身地都在挖掘自己的墳墓,卻還得意洋洋,沾沾自喜?!

用哈尼人的話來說:人啊,憨了!!!

哈尼梯田是世界上少有的一塊兒淨土——世外桃源!好的就和人類過去已經失去的田園一樣樣的——

哈尼人是最優秀的少數民族——創造了世外桃源!優秀的就和在深山老林裏見過的山民一樣樣的——

人啊,真正的憨人啊!

你們就不問問,昔日的“世外桃源”都哪裏去了?

你們就不想想,今天的“世外桃源”為什麼如此珍貴?

哈尼神話是哈尼人的根,是哈尼梯田之魂!

哈尼人優秀,哈尼梯田迷人,都得益於哈尼神話!

可是,為什麼《哈尼族古歌》1992年的雲南民族出版社才氣壯如牛地出版發行了1000冊呢?

這是一個悲傷的問題,知道的人不願意說,想說的人又不知道。

我覺得這樣正好,唉!

但是,我還是想說:那些自以為了解哈尼梯田,自以為了解哈尼人的人啊——

淺薄了吧!

再不敢吹牛了吧!

我們具有幾千年曆史的泱泱大國,大漢族的神話殘缺不全,雜亂零散,不成體係,為國際上所同情與可惜——而哈尼族神話在我國50多個民族神話係列中獨具特色,她的完整性、係統性、嚴密性無懈可擊,天衣無縫!

遺憾的是,《哈尼族古歌》隻是哈尼族其中一個支係的一個歌手,他不可能完整地代表了他所在的支係的全部,更不可能代表了整個哈尼民族。因為哈尼族至少有二十幾個支係,而且哈尼人複雜到幾乎一個寨子與另一個寨子的語言也有差別——有難度!

那麼怎麼辦呢?

那是曆史學家的事情,那是政府的事情,用不著我等去操心。

還是說說我們的《哈尼族遠古神話》。

兩年之後,我與歌手朱小和、翻譯盧朝貴他們所有的同仁簽了個約:由我作為改編《哈尼族古歌》的唯一一人!

哦,哈尼人!

哦,哈尼梯田!

人類為了生存,近些年才注重強化“環保意識”,昆明世博園將主題定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我國正在推行“建設和諧社會”,世界上推行的是“和平與進步”——而這些都是哈尼人與生俱來的基本概念。

為什麼呢?

在哈尼人看來,我們人,與世上的一草一木都是大自然的兄弟,沒有什麼你高我低,一律平平等等——在過“新米節”的時候,哈尼人先要喂狗喂牛和馬——在過“十月年”的時候,哈尼人對一把鋤頭一把鐮刀都要祭獻——

啊——

我們呼喚,呼喚哈尼精神!

我們呼喚,呼喚哈尼英雄!

我們希望,希望哈尼人的新的好的全的《人鬼神之歌》快快麵世!

可是呢——

眼下隻能是:魚啊魚啊——快上鉤——大的不來小的也將就——

我知道,本書存在的缺憾和缺點多多,誠心誠意地懇請諸位多多指導,多多指教!

將來我還會不止一次地補充和修改,力爭做到盡善盡美。

作者題外話:這是哈尼梯田的主人哈尼族的遠古神話,也可以說是創世史詩。我們國家是一個以漢族為主的國家,漢族老大哥卻沒有一部完整的係統的遠古神話。

《哈尼族遠古神話》是我國56個民族裏麵最完整、最全麵、最係統、最具特色的神話,而且與現實生活的結合的令人叫絕。這是一部極有收藏價值的神話故事,市場沒有,而家家戶戶都有收藏之必要。一方麵可以充實自己,另一方麵對下一代人知識的積累與想象力的培養,具有難以估計的力量,尤其是在現在信息爆炸的時代!!!

《哈尼族遠古神話》可以與希臘神話媲美!!!

《哈尼族遠古神話》可以與印度神話抗衡!!!

希望朋友們進入,好好欣賞,多多指導!!

【哦,哈尼人】

我與哈尼人的結緣,看似偶然,卻是必然。

那一年,我從深圳到雲南昆明市去觀光世博園,就留下來了。

這裏是春城,四季如春,一在就在了多年。

我一直和少數民族打交道,幾乎和所有的少數民族有過接觸,就連還沒有脫離原始社會的莽人的駐地,也去過多次。

但是,從來沒有想過要與哈尼人結緣。

哈尼族我知道,有一位墨江的哈尼姑娘就和我在一工作,我隻跟著她去墨江看了看“子午線”,風景迷人,太陽好大,處處是花花綠綠,處處是歌聲飄揚——嗯,少數民族嘛,大體都是這個樣子了。

那一年,我從成都回來,正準備去佤族的佤山,卻被我的老鄉一個電話調到了元陽縣。

那時,我帶著佤族、傈僳族為主的大型少數民族去成都演出。佤族的帶隊人是佤族第一任佤族縣長隋嘎,我的忘年交,給我封了佤族第三個王位的位子,負責佤族文化的整理與傳播,賜給我的佤族名字:山木亮!

成都演出非常成功,佤族的原始的《鏢牛祭祀》心驚肉跳,傈僳族的《刀山火海》驚心動魄,《阿佤人民唱新歌》響遍魚米之鄉,佤族少女的“甩發舞”震撼了大地山川,我決定趁勢追隨佤族的兄弟姐妹們回佤山,深深地把根紮下去,我計劃編寫影視劇本《一代佤王》。

我的老鄉邀請我去元陽縣,是那裏的政協主席車高學請問去指導一下他們的《哈尼梯田藝術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