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三十世紀,人類文明達到頂峰,至臻發達的科技可以讓人類遨遊太陽係,甚至探索無邊無際的銀河係。
海洋作為地球上最大的資源儲備體,也被人類利用殆盡,導致海洋變為一潭死水,偌大的海洋散發著濃酸的惡臭。在此環境下所有海洋動植物,從地球上徹底消失。
隨後在三十世紀中葉,在地球上再也看不到一片綠葉,一滴清水,地球已經不適合人類生活,人類決定舍棄地球。
以當時的科技,人類早在地球衰竭前,找到適合生存的星球。
不過當時的人類人口已增長到將近兩百億,如果想把兩百億的人,都遷徙到另外一個星球,那完全不可能,而且大資本家沒理由為無關痛癢的芸芸眾生買單。
經過各國領導人統計,隻能遷徙五十億人口,而且遷徙還需要條件,並不是從兩百億人口中抽取。他們的口號是:保證人類的精英性以確保不會出現下一個地球悲劇。
遷徙的條件,除了對國家有貢獻的學者、軍人,另外想登上方舟的人必須要支付10億星元幣。
雖然是在通貨膨脹嚴重的三十世紀,但按照當時普通家庭的收入來說,10億星元幣需要他們不吃不穿,積攢1000年才能攢夠,所以那些不配當精英的窮人、甚至中產階級已經被提前宣判死刑。
公元3060年,人類浩浩蕩蕩的遷徙開始,用來遷徙的飛船一次性能夠承載10萬人。
當時有1000艘遷徙飛船,遷徙的任務經過一年多的時間終於順利完成,雖然當時出現過無數次的暴亂,但都被血腥鎮壓下來。
沒有資格遷徙的人們,無助的站在肮髒的泥土上,抬頭看著那些龐大無比的遷徙飛船離去。黑日當空,絕望無助的人們等待著屍橫遍野的未來。
就在遷徙飛船離開之際,突然之間,高空傳來隆隆聲,而這聲響並不是飛船的引擎轟鳴聲,這聲音……聽起來十分尖銳,給人不詳的預感,人們想起那些被領導者否定的戰爭書籍中的描寫。
隨著尖銳的隆隆聲音愈來愈大,站在外麵的人們終於看清了,傳出這種聲音是什麼東西。
“導彈,那是導彈……”人群中有人在呐喊。
隨後人群開始暴亂,如同受驚的野獸般向四處逃竄。
當時地球上最權威的的集團是世界聯邦政府,它象征地球上最高的權力。
地球的遷徙計劃就是由他們提出,條件也是他們製定的。不過在人類遷徙計劃後,還有一個計劃:《清洗》。
簡而言之就是毀滅地球上的所有,包括那些未能遷徙外星球的人類。毀滅證據——戰犯們慣用做法。
他們在遷徙飛船離開地球之際,又秘密的向地球投放成百上千的核彈頭,這些對外宣傳已經全部銷毀的可怕武器。
每一顆核導彈,爆炸威力巨大,隨著一陣巨響,一朵又一朵蘑菇雲在曾經璀璨文明的殘骸上升起。
接著又是一陣又一陣巨響,核導彈正式開始轟炸,滅絕人性的清洗計劃正式拉開帷幕。
那一天,地球上升騰起無數的蘑菇雲,整個天空變得極為汙濁灰暗,空氣中彌漫著足以致命的氣體。
核導彈轟炸持續整整一天,核導彈的威力自然不用說,它爆炸產生的高溫,可達到百萬攝氏度。
爆炸的高溫把人蒸發成氣體,就算那些高密度高硬度的航空鋼塔,都淪為灰渣。
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瑪峰,在核武的無差別轟炸下,最終崩塌。
這一天被稱為地球生物滅絕日,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它的慘烈,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卻無比寂靜,文明的沉默便是如此。
核導彈轟炸之後,地球已是滿目瘡痍,比月球表麵更加坑窪。
地球表麵上找不到一滴能飲用的水,如果有人有幸來到被核導彈清洗的地球,你會發現,周圍隻有風聲的嘶嘯,什麼蟲鳴夏爾、鳥語花香,已經成為曆史。
核武導彈爆炸威力和毀滅威力固然巨大,但最為致命的是,它留下的放射性汙染。
就算你能僥幸逃脫核武導彈的轟炸,那麼爆炸之後所留下的反射性汙染,避無可避,並且死得會更痛苦。
地球空氣中刺鼻的味道,就是核武爆炸留下的放射性氣味。
現如今,整個地球被放射性氣體包圍,幾乎每塊地方都是放射源,而且放射性嚴重超標千萬倍,生物根本無法在全是放射性環境下存活。
這也是為什麼世界聯邦政府會選擇已經落後時代的核能武器,用來消滅地球的生物,而不是選擇其他更加高效的辦法。
從外太空望向地球,已經不是以前能夠看到的蔚藍色,它變的和火星一樣,表麵是紅褐色的,鏽跡斑斑的星球,這樣形容剛好。
一百年、一千年、一萬年、一億年……
被放射性氣體籠罩的地球度過整整一億年的時間,原本紅褐色的天空,卻已變得清澈透明,而且變得很藍很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