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語文課後,李瑾留下了一個題目。她要大家以“青春”為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體裁不限,詩歌除外。旨在了解一下班級裏的同學的文學功底,選出幾個好苗子,然後悉心培養。

林子涵喜歡語文的原因隻是因為自己喜歡寫作,不然,他才不會去喜歡這樣一門枯燥的學科呢!這就好比,我喜歡錢,所以我喜歡有錢的女人,但我並不真正喜歡那個女人,我隻是喜歡她的錢。

愛屋及烏吧。

林子涵最擅長寫散文,而且這次又是這麼一個傷感的題目——林子涵一向認為青春如果不傷感那就不叫青春了,而叫李宇春了。於是,林子涵覺得自己這個英雄這一下子終於有用武之地了。

林子涵擅長散文的原因很簡單,就是他很喜歡胡思亂想,然後想到什麼什麼就寫什麼。他的散文散到可以把任意一段拿來當作開頭,也可以把任意一段拿來當作結尾。每個段落之間根本毫無聯係。

在他眼裏,寫散文就是圍繞著一個題目展開想像,想出許多關於這個題目的語句,然後再把它們拚湊而成。就這麼簡單。

於是,在夜自修的時候,他隻用了一節課就寫完了,而且寫了一千多個字。看著埋頭苦幹的的同學們,林子涵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這種自豪感從小學一直保持到初三畢業,想不到到了高中還能繼續保持著。

三天後,作文本發了下來。李瑾當堂表揚了林子涵,說他寫的散文很有感覺,而且還有濃厚的詩意。林子涵很開心,顧宇很傷心。在林子涵的作文本上,老師的評語是:很有詩意。但顧宇的卻是語言簡單,有待提高這八個字。顧宇轉念一想,至少在字數上我占了上風,於是也就不那麼嫉妒了。

不過林子涵還是覺得被表揚是理所當然的,不被表揚才是不同尋常的。與他一起被表揚的還有林夕,這讓林子涵很不爽。不僅僅是因為她上次讓自己出醜,就算沒有上次的事,林子涵也一樣不爽。因為他認為隻有他才能被表揚,其他的人沒有資格。從小到大也一直都是這樣,在作文方麵,班級裏沒有人能和他相提並論。可這次居然和別人一起別表揚,而且那人還是個女的。

於是林子涵對她產生了一種不屑之情。

可是在看過了她的文章之後,這種不屑之情就演變為純粹是因為嫉妒心所致。林夕的文章無論是遣詞造句還是思想見地都勝林子涵一籌。可林子涵依舊認為自己的文章才是最好的。但如果林夕那篇文章是林子涵自己寫的的話,那林子涵就會覺得這篇文章是多麼多麼的好了。

許多人就是這樣,總是自認高超,總以為人家的永遠比不上自己。但如果把自己的作品同別人互換一下,也就是假設別人那篇是自己所寫的,那結果還是一樣——自己的就是比別人的要好。林子涵就是這麼一類人。但這也僅僅局限於作品創作這方麵,在其它方麵,比如女人,我們永遠都認為別人的女人要比我們的好,而且還總是覬覦著別人的女人。

最近這幾天,因為是新生的到來,一到下課時間每班門口都有幾個高三高二的混混模樣的人倚著門或者窗子,然後睜大眼睛極力搜索班級裏長的好看的女生。找到了,就上去搭訕,向她要電話號碼。這是比較大膽的做法,靦腆一點的男生就讓自己的朋友去幫忙要,或者有熟識的人在這個班級的,不管和他有多久沒聯係了都會搞得像是經常聯係的樣子,然後要他幫忙要個電話號碼。

林子涵把這一行為叫做——青春期騷動症。

林子涵班級裏有一個女生,長的非常好看,叫夏樹唯。林子涵在軍訓的時候就特別注意她,有時候看著她就連李亞琪是誰都忘記了。在他時不時地偷瞄夏樹唯的同時也總能看到顧宇也在時不時地偷瞄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