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吏部尚書,卻是太子白佑天的人。
這件事在帝都鬧得沸沸揚揚,什麼樣的傳言都有,帝都一時之間熱鬧非凡。
而第二件事,則出在宮裏。
上元節宮宴的時候,敬貴妃提到了良妃,皇後心中非常不悅,可惜,敬貴妃雖然不是後宮之主,卻比皇後還要得寵,皇後也不敢明著直接對上敬貴妃,但是,暗中的手段卻不少。
一後一妃,明爭暗鬥,熱鬧不已。
每個月初一、十五,是皇帝必須呆在皇後中宮的日子。
而二月初一的時候,皇帝在皇後宮中用了晚膳,還沒有歇息,敬貴妃的貼身宮女卻跑到中宮,哭喊著要見皇上。
中宮的人沒有攔住,那宮女痛哭流涕的告訴皇帝,說敬貴妃中毒,七竅流血,要不行了。
皇帝一聽,頓時一驚,趕緊帶著人趕到敬貴妃宮中。
這個時候太醫已經在了,敬貴妃七竅流血,看起來慘不忍睹,得知皇上來了,死活不讓皇上看到她的模樣,說她的樣子太難看,太嚇人,不願意讓皇上看到她那個樣子,說如果她死了,要皇上記得她美貌的樣子……
那斷斷續續的話,對皇上的傾慕,對皇上的戀戀不舍,還不顧太醫的阻攔,說起當年和皇上初相識的那些美好……
皇上傷心不已,在敬貴妃暈倒之後,終於震怒著下令徹查,這麼一查,還當真給查出了點兒東西。
下毒的人,直指和皇後走得最近的麗貴嬪。
皇上下令將麗貴嬪關到暴室,親自審問,最後,麗貴嬪懾於天威,終於交待,是受皇後暗示,這才給敬貴妃下毒的!
皇上一聽,雷霆震怒!
當機賜死了麗貴嬪,狠狠的斥責了皇後,並勒令皇後搬出中宮,住到清遠殿,沒有皇上下旨,不許走出清遠殿一步!
清遠殿是什麼地方,和冷宮差不多的地方。
皇後還是皇後,可是,中宮的皇後和清遠殿的皇後卻是完全不同的。
皇後被懲處得如此之重,朝堂大嘩。
在大家看來,就算皇後心思歹毒,給敬貴妃下了毒,可是,皇後畢竟是皇後啊,皇上這樣的懲處是不是太狠了。
可是,很快又有消息傳來,敬貴妃彼時懷有龍種!
皇後殺害敬貴妃,最先除去的,是敬貴妃肚子裏的孩子!
皇上已經有些年沒有增添子嗣了,這些年,皇子公主們都長大了,皇上是個好皇上,精力都在治國安邦之上,也很多年沒有選過秀女了,宮裏很多年沒有新鮮的血液了,也很多年沒有新的皇子公主出生了。
而且,這個時候出生的皇子,其實在爭奪九五之位上已經沒有什麼優勢可言了。
可是,不管怎麼說,那也是皇上的子嗣啊,皇帝能不震怒嗎!
皇後出了這麼大的事,連帶著,皇帝看太子就開始不順眼起來。
而第三件事,就和花意涵提出的那個策略有關了。
皇上下旨推行那個新政,其實是損害到一些人的利益的。
因為花意涵的策略中提出,戰死軍屬的子女可以得到照顧,在進入朝廷的講武堂時,可以享受到和朝廷官員子女同等的待遇。
這個情況讓那些官二代們特別的不爽,於是,講武堂裏就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幾撥人,相互之間,自然是少不了爭鬥的。
但是,講武堂是朝廷選拔武官的地方,教官都是武將,都非常重規矩。
可是,有些學員就是自恃父輩身份,沒有將那些草根學員看在眼裏,辱罵他們的同時,將提出這次策略的戰家也給罵了,卻被教官聽到,狠狠的教訓了一頓。
那官二代回家之後,父母看著兒子被如此對待,頓時怒了,他本身是太子黨的,禁不住就在太子麵上說了一些戰家的不是。
然後很多人也紛紛說這個策略的不好,說危害到他們的利益,太子笑著暗示,大家可以消極應付。
於是,太子一派對於這個策略的推行,紛紛能推就推,能敷衍就敷衍。
半個月後,皇上一問新政的推行情況,一聽說太子這邊情況最不好,頓時震怒,將太子罵得狗血噴頭!
接連不斷發生的事,就沒有一件是順心的。
太子火大無比,回去之後,大發雷霆,將整個房間都給砸了。
而這個時候,他才發泄完,屬下就來彙報,說四皇子因為侍奉敬貴妃,被皇帝讚許,還因為擁護新政,推行新政的時候非常積極,再次被皇上嘉獎……
這樣的對比,讓白佑天越發的震怒,在一名測妃進來安慰的時候,一個鎮紙扔過去,正中腦門兒。
那側妃瞬間頭破血流,宣了太醫之後,卻依然沒有救過來。
而這位側妃,則是兵部侍郎元俊一母同胞的親妹妹!
兵部侍郎的官兒雖然不大,但是,卻是太子在兵部最大的勢力了。
如今倒好,元俊的親妹妹被他失手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