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沈度這個意外暫時打斷了會議的進程,但是在他確定自己的要求被滿足之後,會議便重新回到了正題,四人接下來開始討論起了關於這次同高麗作戰的事務。
高麗雖然是個大國,但是在海上的力量卻遠不及大宋,也就比金人強上一些。而對於保安社來說,海上作戰卻是立足的根本,這些年來沈敏又一直在總結海上作戰的原則,因此四人雖然商議的是向一個數百萬人口的大國宣戰,但卻沒有一個人存有保安社會失敗的疑慮的。
因此沈敏等四人確立下對於高麗作戰的原則和交戰規模,反而比討論要不要讓沈度去探險美洲大陸,來的更為迅速和容易達成共識。
會議結束之後,沈度對著沈敏說道:“既然事情都定好了,那麼後天我便帶著朱百五他們坐船回明州去了,十五日後和黃總管他們在平江府見麵好了。”
沈敏有些遲疑的說道:“大郎不必這麼著急走吧,我還沒有帶你好好逛一逛臨安城呢。也許…”
沈度拍了拍弟弟的肩膀,不以為然的說道:“三郎你也不是什麼遊山玩水的性子,就算帶我去逛,也就是吃吃吃。這美食吃上一兩頓也就是了,天天吃算得什麼美味。我得趕在8月之前讓船隊離開明州,否則天知道會不會撞上台風。
隻要過了長江口,北麵的台風就少了,所以得抓緊時間啊。再說了,早點同許浦水師敲定了出征的船隊,我們才能在九月打上一兩場決定性的戰役,那麼我10月離開時也安心不少啊。二郎畢竟第一次主持這麼大規模的作戰,我不在他身邊看著,總覺得不安心啊。”
沈敏沉默一陣之後,終於點了點頭說道:“也好,那就等大郎你從美洲大陸回來之後,帶著大嫂一起來臨安遊玩好了。一會回去把我收集起來的,關於美洲大陸的注意事項和需要尋找的東西給你寫下來,這樣你心裏至少有個底…”
沈敏向大郎所說的注意事項,其實就是他腦子裏的一些記憶。他對於這次橫渡太平洋的成功還是保有很大希望的,畢竟2008年排水量30噸的太平公主號仿古帆船都能成功的橫渡了太平洋,那麼飛翔號就更不應該失敗了。
畢竟哥倫布第一次橫渡大西洋時,船隊中的船隻也隻有60噸而已。太平洋雖然比大西洋寬了一倍,但隻要不偏離洋流,也是很難出事的。後世馬尼拉大帆船已經無數次的驗證了這條航線的安全,他們現在需要的隻是第一次的突破,以證明這條航線是存在的。
第二日沈敏沒有出門,而是把直角儀、兩腳規、量角器、平行尺這些工具對沈度及他所帶來的幾位船長做了一個詳細的介紹。
這些儀器中最有用的還是直角儀,這種沈括在夢溪筆談中介紹過的測量太陽及星星位置的辦法,在沈敏花錢請了兩位司天監的觀星官研究之後,終於把一張弩簡化為了一把類似於十字架的直角儀。當然這樣的儀器依然是過於笨重了些,不過在玻璃鏡子沒有製作出來之前,沈敏還不能研究出可以實用的六分儀來。
當然,比起這些儀器來,最重要的還是船長們要具備能夠計算緯度的數學能力,否則這些儀器也不過是一堆廢物。如果說從前擔任保安社的船長需要的隻是一些航海經驗,那麼現在保安社的新船長們則越來越像個數學家了。
就算是沈度,現在對於緯度的計算也已經變得相當熟練了。不過即便是如此,沈敏還是從自己身邊調了三個數學學得不錯的親衛給了這位兄長,作為輔助跨洋艦隊航行的領航員。
第三日沈敏帶人送沈度等人出了保安水門,目送沈度帶人登上了前往明州的航船。從明州到臨安需要走浙東運河,但是從臨安前往明州的話,實際上直接走錢塘江出海會更為快捷,隻要2、3日就能抵達明州了,隻不過要冒上一些風險。
從城外返回時,沈敏有些悵然若失的感覺。畢竟跨越太平洋的航行,原本是他為自己準備的,如今卻讓自己的兄長去冒險了。直到返回左藏橋的住宅,他也還是有些提不起精神來。
不過他剛剛返回府內,就見守在了門口的李芸娘對他迎了上來說道:“三郎,宮內的張內侍來找你了,我把他安頓在了客廳,你是現在去見他,還是先回去更衣?”
沈敏略一思索便說道:“還是先去見見他吧。你們且去忙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