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前,人們對武術得到了更好的理解,並且慢慢的升華成為武道,得到了修煉真氣更好的方式。而武林則慢慢的變成了武道江湖。
兩千七百年前,茅山一位天師踏鶴扶搖直上九萬裏,修成人間真神仙。道教得到了更好的發展,成為三大教之首。
佛門則更是緊追其後,四位大德高僧直接入佛,那日,西邊黑夜亮如白晝,家家戶戶對天跪拜。
儒家也不落下,讀聖賢書,入聖賢,儒聖步步生蓮花,一步一金蓮,世間真聖賢。
而武道在九百年前,出現了九品這個可怕的存在,第一位九品高手遊曆世間,三百六十一戰,無戰敗。武道境界得到了更好的升華。
後來,世間上慢慢出了諸多九品高手,墨門,魔教等等,到後來演變成了百家爭鳴。
兩百年前,一種更可怕的境界出現了,武道宗師,一掌活生生把號稱佛門不敗金箍罩鐵布衫的高僧,拍成了血霧。
江湖的平衡被這一掌硬生生的打破了。
如今世間上最強的十六位便是武道宗師。而如今的江湖更是大小廟堂,各門各派鼎立,所謂百家爭鳴,在這怕是要變成千家爭鳴了。
而我則是一個小小的士卒。就由我講述那段無人所知的故事。
————
幾十年前,一統天下的大商王朝發生了驚天的變故,大商皇帝不知死因,離奇死亡,而大商皇風華正茂傲氣的狠,更是尋求長生不老之道,根本沒有留下遺書。
而他膝下的三個皇子和其身後的勢力紛紛露出爪牙,開始了五年的中原大戰,世人稱三皇之戰,五年中死傷無數,天下人數銳減,老天更是做壞,連年大旱,顆粒無收。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體,腳板赤裸,叫苦連天,有甚者開始人吃人。
由於在商先皇駕崩前就已經把二皇子三皇子封王,二皇子封地在長安,所以西北都在二皇子膝下,而三皇子則娶了當時江南一個權貴的女兒,先皇就給他封杭州為封地。大皇子封王,不過先皇有立他為太子的意思,一直沒有給他封地。
就這樣三方大戰為繞著長江以上的平原展開,一馬平川的平原,極其適合鐵騎長途奔襲,所以五年中的三皇大戰多為騎兵戰,而二皇子坐擁西北,西北涼馬極好,騎兵更是戰力強悍,大皇子坐擁京都那些商王朝的主力悍騎有不輸西北鐵騎的戰力。
最沒有太大損失的就是三皇子,他所在的江南流行詩歌文人,文人為多,兵士較少,而江南多為水路,江流極多不適合騎兵奔襲,所以五年的中原大戰中,江南還算好,沒有太多的戰火,比起中原的顆粒無收,江南要好的多。不過江南水師要比京都水師戰船多的多,戰力也高,一直阻攔北麵的水師和騎兵過長江。三皇子在西北就根本沒有水師,所以主要還是他和大皇子的騎兵交戰,打的百姓苦不堪言。
直到後來,原是大皇子手下鎮國大將如今的北燕開國先帝的燕雲亦,親率三千衛軍,兵圍皇宮,殺光了宮裏的禦林軍,最後一劍斬了那皇子的頭。
隨後一統京都,發布天下集殺令,要還百姓一個安寧,隨即便得到天下讀書人和江湖好漢鼎立相助,竟親率二十五萬精兵,直奔二皇子所在長安城,在黃河被阻三十二天,後大雪蓋天,黃河結冰,騎兵大軍得以快速過黃河,後在潼關被十八萬西北涼兵拒於城外,一座小小的潼關塞進去了十八萬的精銳,再加上此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易守難攻的地形,潼關城外盡是燕兵的屍體。
後策反當時的潼關守備左路軍副都將高興達,同時燕兵做出潰敗的陣勢,在高興達的鼓吹下,潼關關口大開,城內精兵追擊,不料,燕兵在關口外埋伏了八千鐵騎,在守軍出城追擊的時候,八千鐵騎直接突進關口,關口內近一萬的步兵暴露在燕兵的戰刀之下,關口失守,而出城追擊十五萬西北涼兵也被埋伏好的燕兵分割砍殺,高興達手底下的三萬精兵也在此刻發生嘩變,西北涼兵暴露在叛軍和燕兵的屠刀之下。最後潼關守備大將軍率最後的五萬殘兵敗將突出包圍之中,退回潼關,不成想潼關早已被攻克,潼關上的守城弩,硬弩齊射,陣陣箭雨,再加上燕兵鐵騎的砍殺,那五萬也成為了燕兵的刀下魂,最後潼關守備大將在他的西北涼兵的屍堆上自刎了。
潼關一戰弩箭射出約三十萬。
戰後潼關內外皆是屍體,血流成河,鮮血紛紛凍成冰碴,戰場遺屍近二十五萬。
攻克潼關後,直奔長安,在城外圍攻三天,城內弩箭射盡,五萬西北精銳涼騎,出城拒敵,燕兵大敗。
最後燕雲亦一騎當先,手握長刀,身批黑重甲,騎一白月馬,如那前人武神趙子龍一般,一騎當先衝入敵陣,砍殺守軍,將士們看到將領如此殺敵,士氣大增。隨後攻破長安城,殺的城內僅剩守軍無人能擋,更是單騎入長安皇宮,一刀斬死那二皇子。
最後一統三十五萬鐵騎,二年內橫掃長江以北各大諸侯各大勢力,最後到建國三十五鐵騎剩下不到五萬。
二年後,在南方的三皇子打著複商的旗號,在江南繼承商皇朝。
稱南商。
而那些商朝舊部也跟隨三皇子。重振商王朝。
而燕雲亦也在京都建國,國號為燕。
京都改名燕京。
世人稱北燕。
稱燕雲亦為開國燕雲帝。
兩分天下,北燕南商。
北燕並沒有選擇南下滅商,而北上把那個一直看熱鬧時時不時騷擾北燕邊境的蒙古國打的四分五裂,硬生生把蒙古國打成了幾個小國,其中瓦剌繼承了蒙古國強大的軍力,都說蒙古鐵騎天下無敵可遇到那強悍至極的北燕鐵騎就如老鼠見貓一般,更不要說爭天下了。而燕京則恰恰離長城邊境線八百多裏,蒙古騎兵衝鋒一天就到,但北燕根本沒有把蒙古殘兵放在眼裏。
對西邊,北燕更是大軍壓境,把那些西域胡人打的無人再敢騷擾邊境,十萬征西大軍常年部署在離西域最近的邊境線上,這就是一種警告,隻要西域有人敢劍指中原,那麼這十萬大軍不介意再來一個鐵騎踏那西域各國的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