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第13章(1 / 3)

如果要問,談戀愛有什麼好?

別人怎麼回答徐涓不知道,他的答案是:被需求、被依賴的感覺很好。

戀愛是一種特殊的社會關係,不同於親情和友情,它具有排他性,這種天然的排他性在精神上給人一種超然的滿足感:我是特別的、唯一的,我被我的愛人需要,除了我沒人能滿足他的需要。

徐涓最迷戀的就是這一點。

在他看來,這世上沒有百分百樂觀灑脫的人,能無限接近樂觀的隻有兩種:一,無知者無憂慮。二,看透自己、並接受了自己的人。

他覺得他是後者。

但他還沒有完全地接受自己,人是一種善於給自己找不痛快的動物,俗稱“不知足”,即使現在過得不錯,也會在習慣成自然之後,覺得“不錯”變成了平庸和枯燥,人永遠喜歡更好的。

徐涓是一個典型。

有時他在夜店裏胡鬧了一宿,霓虹散去之後,迎著早霞往家走,在路上看見生機勃勃的人間百態,偶爾會冒出一絲自我懷疑:和他們相比,我好像是沒意義的。

這種情緒不太多,但每次冒出來都讓他不太好受,恍惚間有一種和社會脫節的孤獨感。

但如果這個時候,他的小情人突然打電話或是發微信,作裏作氣地撒嬌:“哥,昨晚你怎麼沒來呀?讓人家白等一宿”,他就會立刻恢複正常,三魂七魄全部歸位,又融入眼前的社會了。

所以說,談戀愛多好。

戀愛能填補他的空虛寂寞冷,讓他和這個世界友好交流,永遠享受生活的愉快。

會有不愉快嗎?別人會有,徐涓不會有。

誠然,兩個人相處得久了,熱戀期一過,各種各樣的問題接踵而至,這符合事物的正常發展規律。

如果還考慮結婚買房生孩子,問題就更多,所以徐涓把後續步驟全部掐斷,他隻要熱戀期。

這必然不可能隻是他一個人的想法,可惜大部分人沒他這麼幸運,都受困於經濟水平或是自身硬件條件,以及感情上的優柔寡斷,做不到這麼高難度的事。

因此,徐涓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盡情地做一個渣男。

畢竟天道好輪回,他缺德事幹多了,現在不好好享受,下輩子投胎成什麼玩意還不一定呢。

就在他思考自己來世會不會變成豬,被人做成火腿腸的時候,手機突然響了。

是裴聿的電話。

“裴老師,早上好。”徐涓元氣十足地打了聲招呼。

“早上好。”裴聿那頭很安靜,有杯碟輕碰的聲音傳來,似乎在吃早餐,他對徐涓道,“我突然想起件事,昨天那幅畫落在你家,我忘拿了。”

“哦,我當什麼事呢,改天我給你送過去。”徐涓輕輕一笑,聲音壓得低了些,“隻有這一件事嗎?我以為你一大早打電話,是因為想我了呢,原來不是呀。”

“……”

裴聿沒吭聲,徐涓也不說話,就等著他回應。

但期待裴聿能和他熟練自如地調情,恐怕有點難。裴聿卡殼了半天,可能聽見他身邊有車聲了:“你在幹什麼?這麼早出門?”

徐涓不說自己昨晚玩了一宿太累,不想開車回家,正步行往地鐵站溜達呢。他胡編道:“今天有點事,我早點去公司。”又問裴聿,“你今天忙什麼呀?晚上有空一起吃飯嗎?”

裴聿道:“沒空,我有事。”

“你怎麼天天都是這句話?拒絕我也要換個借口啊,裴老師。”

“……不是借口。”裴聿猶豫了一下,“有點應酬。”

徐涓腦子裏的雷達忽然一閃:“應酬?”

正在放暑假的大學老師能有什麼應酬?裴聿又不是那種八麵玲瓏愛交際的人。徐涓笑了下,跟他開玩笑:“你和誰應酬啊,不會是要去相親吧,裴老師?”

萬萬沒想到,竟然被他說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