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說她這時候不激動肯定是不可能的。畢竟她隻是恢複了入世之前的記憶,而沒有前麵那些不知道多少世的記憶。所以在她的角度來看,作為人修煉,這也是第一次。
心理年齡,估計也就和恢複記憶前差距不大。
從小就幻想著各種各樣的神奇的事,又在成長的過程中接受這個世界平凡的事實。
很多人告訴過她,這就是成長。
而她現在知道了這個世界的不凡時,卻又對自己的存在產生了懷疑。她努力的告訴自己,她不是個“東西”,她是個人。至少現在,她確實是個有血有肉的人,這一切不是法術幻化出來的。
這就是所謂的入世嗎?如果那一切都是真的,那麼當初的那個自己選擇這條路,到底對不對?
對於那些記憶,秋潔現在有些半受到影響,半沒有收到影響。
雖然她還有這種種疑問。比如自己的每一世是不是都是孤兒?自己有沒有親生父母?
她現在這樣和正常的一百世之後可以修煉有什麼區別?她什麼時候能完全恢複記憶?到時候她還是她嗎,她會變成什麼樣?
司華堂又為什麼要盯上她,盯上和她一樣的“人”?
突然知道了許多事情,對於她來說,既有驚喜,也有慌亂。
造化弄人這個詞確實很有意思。在最想要什麼東西的年紀,往往得不到這些東西。當那些東西已經變得無所謂有無,或者根本不在計劃之中後,或許又變得不請自來。
也許在自己的童年,知道自己有這樣的能力,秋潔產生的情緒裏百分百都是高興吧。
可是既然有這冊子在手上,那她就得好好瞧瞧。有問題哪有不問明白的道理?
懷著心中的疑問,她翻開了冊子。
是不是這次意外,就可以讓她的人生截然不同呢
是不是“我是誰”這個問題的答案,她就可以得知了呢?
似是在回應她的想法,一陣光華流轉,首頁顯現出四個大字。
《器修寶鑒》。
2
小冊子詳細的介紹了關於器修的知識,除此之外,也還有很多很多與此相關的東西。
比如“萬物有靈”,而它稱器靈是最珍貴的一種“靈”。
“天地人”這“三才”中,器靈是先“天”,後“地”,再“人”。
也就是說,要想修煉得道可以化形的器物,最好在製作之初就具有天之靈、地之材。
看到這個,秋潔不禁想起卿執鏡。在製作她的前身的時候,想必花了不少功夫吧?他就是這樣一個人,什麼都要做到最好。這麼漫長的前半段人生裏,他除了人際交往,什麼都想力求最好。
後來也彌補了人際交往這方麵的缺陷,做到了“更好”。哪怕當時的秋潔意識十分模糊,也感覺與有榮焉。
還比如器修的三個步驟。
“控器”、“禦物”、“煉靈”。
“控器”和“禦物”看起來好像差不多,但是在小冊子上,“控器”指的是單純的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和形變程度,而“禦物”能夠改變物體的大小、堅硬程度和一些基礎性質,達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禦靈”就更神奇了,可以喚起物體的靈智。
據寶鑒所說,器修成人,就已經不屬於“器”的範圍了,但實際上,卻對“器”有等階上的壓製。可以通過自身的“靈”來喚起它物的“靈”。不過這對於現在幾乎相當於門都沒有入,一點基礎也沒有的秋潔來說,就相當的高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