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盛世。
唐朝逢皇帝率領一支名叫月寒長軍的隊伍直殺衡北大營,斬其首領頭顱,長達十年的戰役落幕。
而後月寒長軍與朝廷發生內訌,宮內的意思便是大戰落定了,月寒長軍就不用鞏固這麼多兵力和戰力了。
擺明了想拆散月寒長軍。
而當時月寒長軍的隊長,正是皇帝在外疆結識的外姓好友,問月寒。
發起要拆散月寒長軍削弱兵力的人則是本朝大宦官原封連。
原封連組起各朝廷大官發起抗議,逼迫皇帝下令。
皇帝兩邊無法,便隻能下令將月寒長軍拆分,一撥跟隨問月寒,一撥跟隨原封連。
月寒長軍被分撥開來。
問月寒的軍隊皆是武功高強的人,高達五十支的金甲軍,他們以金甲為胄,金甲馬為騎,將隊伍取名為月落金甲。
皇帝愧對月落金甲,便劃分一大塊地,一座金甲殿一夜之間拔地而起。
而原封連雖然達到了自己想要的結局,但他沒什麼本事,也用不起來,封建的思想使得他的人基本上都是宦官。
負責宮內大小事宜的處理,取了個名叫西宮,苟且在宮內。
皇帝特許月落金甲無視皇權,先斬後奏,隻要有理由,月落金甲就算是殺了一個城的人都不用付出代價,這是他立下的規矩。
月落金甲一共換過兩代督主,第一代便是問月寒,問月寒一生為皇帝排憂解難,生死之交,後來被人下毒死在荒野之外。
問月寒死後,他年僅十七歲便威名遠揚的養子便被擁護成了督主。
第二代,正是問捉月。
月落金甲飛,捉月無人歸。
問捉月,光搬出名字就能震懾百萬大將。
尚是少督主時,他便因為收服‘兩大最’而聞名,一個是第一輕功雲鴉,一個是第一角鬥程挒。
而問捉月師承十位名師,幾乎是十分完美。
問捉月十七歲坐上督主這一位置後的三年,他成功讓整個元朝城乃至外疆的人都記住了這個名字。
無論是手段,計謀,情感,絲毫不拖泥帶水的行動讓人聞風喪膽。
問捉月,閻羅王的化身。
傳聞喜怒無常,殺人沒有理由,心機滿腹,手上的命沒有十萬也有九千。
月落金甲逐漸壯大,他親自建立了‘一殿七樓’的機製,掌握了整個元朝城的大小事宜,包括皇族的命脈。
那便是守護權。
月落金甲軍和金甲殿代表皇族,他們會傾盡一生來保護君王,或者是即將登位的君王。
也經常有傳言,月落金甲軍就是一個象征,他們站在哪位皇子的身後,那位皇子就一定是未來的儲君。
而西宮……
“西宮算個屁!”男人喝了口酒,對著新進月落金甲的一流錦衣開始嘮叨故事,“出什麼事情不是我金甲殿出馬?宮內刺殺,宮外劫馬,大大小小的事都是我金甲殿出人,他西宮幹嘛了?一群大男人捏著個蘭花指隻會扯著嗓子哇哇亂叫喚,我看是把該留的東西落娘胎裏了!”
幾個新來的瑟縮著腦袋,大氣不敢出,隻能不停地點頭附和。
“還有臉說我金甲殿隻知道殺人以暴製暴,我——呸!不是我金甲殿,他西宮的人還能在宮內活著吱哇叫喚嗎?!早死在一次又一次的宮亂中了!”
幾個新來的自從進了金甲殿就一直在暗自打量著。
金甲殿的大門都鑲著金子,高達十幾米的大門,沉重且莊嚴。
內部的麵積更是難以想象,皇帝也是真寵愛這月落金甲。
他們一路路過了很多寶塔高樓,幾乎幾十米就會看見一個,很高很大,進進出出的人也絡繹不絕。
什麼殺月樓、邀月樓、勘月樓……他們隻覺得莊嚴與壓迫。
尤其是金甲殿裏麵隨時傳來莊嚴的鍾聲讓他們一路上雙腿打顫,幾個人跟著金甲殿的人彎彎繞繞走了許久。
輾轉半天又是驗身又是測體能的,耗了許久才看見七座寶塔樓包圍著的那獨立的大門。
大門上寫著竹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