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一貧如洗而綴學(1 / 2)

一個學期好不容易熬過去了,1943年農曆5月30日下午,劉瑥璟去參加私塾學堂的結束典禮,才得知小兒子比大兒子聰明許多。整學年來,二個小人從《幼學瓊林》開始,一路學到《四書五經》,還讀了《左傳》中的一些篇章,《古文觀止》、《老子》、《莊子》之類的書籍,以及《百家姓》、《三字經》、《醫學三字經》、《弟子規》等等。同時從項先生那裏,小人聽來兩句非常受用的話:“學了《增廣》會說話,學了《幼學》走天下。”

典禮結束後,劉瑥璟與項治寶先生座談了個把小時,得知珍瑋天資聰穎,是個可造之材,在學堂裏遵守一切規章製度,讀書認真刻苦鑽研,勤奮好學求上進,一讀就會背誦,識字習字可謂是過目不忘,記憶力超常,是學堂裏數一數二的好學生。而珍瑜的智力很平常,且勿認真讀書,不按時交作業,有時候作業叫劉珍瑋代勞。上課好動,心不在焉,東張西望,邊讀邊忘,放學貪玩,勿是讀書的料。

劉瑥璟回到家裏,吃了晚飯後,拉著二個小人坐在屋前的曬場上納涼,一會兒瞅瞅珍瑜,一忽兒瞧瞧珍瑋,神情慈祥嚴肅。

珍瑋撲閃著一雙機敏的大眼睛,盯著父親問:“爹,你是否想考考我們一年來的學習成績啊?瞧你眉頭皺得緊巴巴的,不是沒事幹陪著我們閑坐吧!”

劉瑥璟一聲不響地瞅著珍瑜,沒有搭理珍瑋。珍瑜見爹威嚴地瞪著他,心裏直發怵,站起來欲走。劉瑥璟見狀忙溫和地說:“大兒子,坐下,別心慌,爹不會為難你的。爹就想聽聽你這一年來都學了些什麼?能否背課書讓我聽聽看?”

珍瑜垂下頭支支吾吾道:“爹,我沒有學到什麼,就隻曉得數字怎麼寫,別的什麼都不會,先生也沒教我什麼?”

“什麼,一年了先生沒教你識字寫字嗎?沒教你念詩歌嗎?沒教你讀老書背老書嗎?看著我的眼睛,背一篇三字經讓我聽聽。”

珍瑜壓低聲音怯怯道:“爹,我勿喜歡讀書,一看到那些扭扭歪歪的,四方端整的字就頭暈,一聽到先生說跟他一起念古詩文,就想困覺,珍瑋不錯,求你饒了我吧,我什麼詩文都不會念,更甭說背誦了。”話剛說完便一溜煙跑啦。

劉瑥璟瞅著珍瑜的背影搖搖頭,伸腳踢飛一塊石頭,重重地歎了一口氣道:“唉,項先生說的沒錯,珍瑜是塊做長工的料。珍瑋,坐到爹身邊來,你能背些什麼文章給我聽聽嗎?”

珍瑋挨著爹坐下,雙手搭在爹的大腿上,信心十足地問:“爹,隻要先生教過的詩歌和短篇文章,你想聽什麼我就背什麼,行麼?”

“爹曉得你有天賦,記憶不賴,隨你喜好背二首古詩給我聽聽就行嘍,反正我也聽不懂,就是想考考你們有沒有學到知識。”

珍瑋一聽笑了笑說:“爹,那我要背有教育意義的古詩給你聽,好嗎?”

“行,隻要你能背得出來,爹都喜歡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