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祖孫關係(1 / 2)

獻文帝拓跋弘為人城府頗深,精明睿智,做事狠辣果斷,在眾多帝王之中,也是其中的佼佼者。隻是他太沉不住氣了,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冤殺李敷、李式、李奕兄弟,誅殺了對北魏有大功的慕容白曜,又欲發動政變,囚禁、誅殺馮太後,最終導致了被毒殺的命運。

馮太後為人極其注重親情,淡泊名利,交權給獻文帝拓跋弘時,是真的將所有權力都交給獻文帝拓跋弘,一心隻撫養孫子拓跋宏,不問政事。這原本就給獻文帝拓跋弘創造了極好的機會,隻要獻文帝拓跋弘安守本分,是絕對不會和馮太後起衝突,最終導致兩人關係破裂的。

獻文帝拓跋弘誅殺李敷、李式、李奕兄弟,是因為他覺得李奕和馮太後關係曖昧,羞辱了他的父親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為拓跋浚雪恥,他方才費盡心機,誅殺李敷、李式、李奕兄弟;而誅殺慕容白曜,則是因為慕容白曜以前協助權臣乙渾威逼、脅迫過他,讓他深以為恥,方才誅殺慕容白曜的。

獻文帝能力出眾,隻是相比較馮太後,他最缺乏的是大局意識,不懂得為了大局,壓下自己的的怨憤和仇恨。最終,他的舉動引起了馮太後的反擊,也引起了群臣的反對。馮太後和群臣聯合,因此,他的結局就以注定,必將會徹底失敗。

獻文帝拓跋弘是十分讓馮太後失望的。

命人毒殺了獻文帝拓跋弘,我們不知道馮太後當時的心情是如何的?是失望,是怨怒,是惋惜,還是憎恨?或許都有。

畢竟,毒殺一個曾經和自己關係親密,情同母子,後來又反目成仇,都欲置對方於死地的人,不是那麼容易決斷的事情。

獻文帝拓跋弘被誅殺,馮太後會傷心、會難過,但是最傷心、最難過的人,確是獻文帝拓跋弘的兒子孝文帝拓跋宏。

拓跋宏為人至孝,天資聰穎。

在孝文帝拓跋宏還隻有四歲的時候,當時獻文帝生病,孝文帝親自守在父親身邊侍奉湯藥。當時獻文帝身患癰瘡,痛苦不堪,孝文帝親自為獻文帝吮吸膿血,以減輕獻文帝的病痛。

北魏朝野都為孝文帝的至孝,而感到讚歎。

在孝文帝拓跋宏五歲的時候,獻文帝禪位於孝文帝拓跋宏,拓跋宏竟然悲痛不已,失聲痛哭道:“我接替父親,繼位為帝,內心的悲切,無法表達。我不願見到父親禪位,願意永遠侍奉在父親身邊。”

滿朝文武聞之驚歎,都為拓跋宏的聰穎,孝順感到驚異。

獻文帝被毒殺,皇宮之中,懾於馮太後的威望,都不敢開口哭泣。隻有拓跋宏悲痛欲絕,嚎啕大哭,讓人聞之,為之垂淚。

有宮中的太監將孝文帝拓跋宏的舉動,告知了馮太後。

馮太後大怒,命人當眾杖責孝文帝。

孝文帝被重責三十棍後,竟然一聲不吭,絲毫沒有認錯討饒的舉動。

馮太後內心中感到了恐懼。

孝文帝拓跋宏是馮太後一手撫養長大的,論天資聰穎,遠在獻文帝之上,孝文帝拓跋宏極其聰慧,且有主見,做事果斷。這些都是馮太後十分欣賞的。

但是,此時孝文帝拓跋宏卻表現出和獻文帝之間非同一般的關係。馮太後擔心孝文帝拓跋宏以後會成為像獻文帝那樣的人,和自己作對,因此她表現的十分震怒。

馮太後在擔心自己費心費力又培養出一位像獻文帝那樣的政治對手,威脅她的權力,威脅她的家族,甚至是威脅她的生命。

馮太後內心知道,如果孝文帝拓跋宏以後和自己作對,那麼他必定不會像獻文帝那樣好對付,必將成為自己一生最強大的敵人。

而杖責孝文帝三十棍後,年幼的孝文帝拓跋宏一聲不吭,絲毫沒有認錯討饒的舉動,更是印證了馮太後內心中的想法。

於是,馮太後內心不安,決定廢掉孝文帝拓跋宏,而改立獻文帝的次子鹹陽王拓跋禧。

馮太後召集群臣,商議廢黜孝文帝拓跋宏,改立鹹陽王拓跋禧為帝的事情。

東陽公、尚書令拓跋丕出身鮮卑拓跋皇室,是誅殺乙渾的功臣,也是馮太後信賴的大臣,當他聽到馮太後要廢黜孝文帝拓跋宏,而改立鹹陽王拓跋禧。當時就站出來,極力反對道:“陛下沒有過錯,且天資聰穎,做事果斷,遠勝鹹陽王甚多。是上天賜予我大魏的未來英主,太後豈能以一己之私,而妄言廢立?”

拓跋丕是鮮卑拓跋皇室宗親勢力的代表,他直言不諱的反對,讓馮太後頓時感到十分不滿。

隴西公、中書令李衝出身漢人豪門望族——隴西李氏,深得馮太後寵信,也是接替高允的,新一代的漢人官員領袖。

李衝站出來,極力反對馮太後道:“陛下不可廢黜。陛下為人至孝、聰穎,群臣擁戴,太後此舉,百官必群起反對。”

馮翊候、尚書右仆射穆泰是北魏開國功臣、宜都公、太尉穆崇的子孫,迎娶的是章武公主。既是鮮卑功臣之後,又是駙馬,北魏外戚,地位顯赫,在朝野之中素有聲望。

穆泰站出來,言辭激烈的反對馮太後道:“太後,如要廢黜陛下,請下誅殺下臣。下臣必將以死以護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