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遊南山劉邦得寶劍(2 / 2)

劉邦並不理會,自顧將劍帶回家中。過了半月,拿到匠鋪,等請工匠磨洗幹淨了再看時,刃如霜雪,寒氣逼人;憑直覺,便知是口寶劍。放手裏細看,劍柄四周,嵌有七彩明珠,飾得九華玉石;劍身之上,清清楚楚篆著“赤霄”兩字。劉邦見了,喜出望外,隨即教人配製了劍鞘。從此以後,有事無事,常佩掛在身。

一晃到了壯年,劉邦三十三歲時候,總算靠著試補,謀來了個泗水亭長的位置。如此,才有些安穩。偏這劉邦又喜歡喝酒,好女色;身上又沒多餘的錢,故總是賒賬。沛縣城裏的酒肆,沒有他不欠的。時常在王媼、武負兩處酒肆裏賒酒喝,醉了,則躺倒便睡。王媼、武負開始也覺厭煩,幾次要趕,卻見劉邦睡時,頭上光怪陸離,常有龍形出現;都感驚訝,如何還敢小看?從此便隨他,在店裏痛飲留宿。說來也奇,凡劉邦來喝酒,這店裏的客人就多起來,售出的酒,要超過平常幾倍。武負、王媼兩個暗暗稱奇,心裏省的,到得年終,就把賒帳的簡劄一折兩斷,不再向劉邦追討,一筆購銷了事。

劉邦雖做上了亭長,脾氣卻未改半分,依舊喜歡調侃、戲耍人。同道中的官吏,沒有一個不受他捉弄的。隻是眾人見劉邦向來如此,也就沒把這當真。更有一樣,他上麵有個蕭大人幫著。

原來這劉邦雖無甚麼錢財,卻善能結識人物。但覺得對口的,不論要花多大功夫,都要交上。內中最有名的一位,乃是沛縣的主吏掾,豐邑人蕭何。此人不僅精明能幹,而且精通秦律,更有一樣,眼光毒辣,無人能比。數年前,就曾多次救護過劉邦。如今劉邦做了亭長,便愈發的幫著他。逢上劉邦去鹹陽辦差,所有人都送三百錢作酒資,唯獨蕭何要送他五百錢。蕭何閑暇時,又常教他些律法諸事。碰上劉邦,絕頂聰明,每每一學就會。

除了蕭何,還有幾人與劉邦十分要好。一個是本縣的獄掾,姓曹,名參,字敬伯,能文能武。又有一個原是卷縣人,後徙來到了沛縣,姓周名勃;平素以織薄曲為生,也常給人家吹簫做喪事,臂力過人,能開得二石力大弓,箭術高超。再有沛縣人樊噲、夏侯嬰。樊噲以屠狗為業,為人大膽,有千斤之力。夏侯嬰在沛縣縣衙當廄司禦,從小好武,慣會駕馭車馬。自打相識,若逢送客還過泗上亭,必要來見劉邦,每每交談到太陽落山,且無話不說。曾經與劉邦相戲,被劉邦失手誤傷。按當時秦律,為吏者傷了人,要處重罪,劉邦身為亭長,自也不免。故當縣衙追究到此事時,劉邦矢口否認。夏侯嬰亦極力證明是自己所傷,替劉邦開脫。誰想這個案子之後又被翻了過來,夏侯嬰因證詞有假而被論罪,挨了幾百板子,坐了一年多牢,然終使劉邦免於刑罰。因而劉邦對此人,是格外高看。

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43298/26523366.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