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騰現在把一部分希望寄托在政府的身上,他希望有了蘇市長和我的幫助之後,可以讓他的通南電纜項目起死回生。
對縮減項目容量的問題,最開始馬騰也很不願意,說這樣做,不是他當初想要的結果。他想要的,是在這個省建成一座最大的電纜企業,成為全國一個知名的電纜生產基地。
馬騰有這麼宏達的目標,是值得尊重,可眼下的困難,是這個項目當初的設計過於龐大,遠遠的超過了馬騰的承受能力。
如果繼續把這麼大的一個項目承建下去,起碼還要投入幾十億,這隻是前提項目建設的投入。等項目建成之後生產了,很有可能就會麵臨生產過剩,產品積壓,這樣的危機,比現在更加的危險。
現在政府和東鋼集團的意見,那就是斷臂求生,把項目的容量縮減到能夠承載的範圍,把建設和今後生產的風險都降到最低程度。
最開始馬騰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但在蘇豪找他談話,跟他做了思想工作之後,馬騰的觀念也開始轉變了。
他是沒有辦法,不能不變,事實已經落到了這樣的境地,就必須改變過去的錯誤,重新開始。
通南電纜項目出現危機之後,不光是馬騰麵對著巨大的壓力,剛到通南是主政不久的蘇豪也一樣,也是四麵楚歌。
蘇豪要麵對著經濟發展的難題,也要麵對著老汪之前的勢力對他的工作孤立,老汪在通南市多年,好多幹部都是他提拔起來的,現在老汪走了,但他在通南的勢力還是很穩固。
當年被老汪提拔起來的人,自然也就對蘇豪的到來不太受他們的歡迎,在工作中,不是那麼積極的支持,這給蘇豪的工作開展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好在蘇豪是一個能力強的年輕人,麵對這些困難,他沒有妥協,也在積極的想辦法來解決。
他深知,省委把他派到這個地方來主政,是對他的信任,對他工作能力的肯定,如果被通南市的這點困難嚇倒,那就不配做這個市長。
蘇豪相信,隻要他認真把工作做好了,真誠的對待身邊的每一個同事,他一定能夠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來獲得大家對他的認可。
眼下的關鍵,還是通南市的電纜項目,這個項目引起了一些群體意見,也涉及到了一些農民的工錢問題。
不把這個項目的事情解決了,他這個市長就做得不夠格,更別說以後在通南市開展其他的工作。而且,這蘇豪心裏也清楚,通南市的這個項目已經不是關係到通南經濟的問題,還會牽涉到省裏一些領導們的權力對弈,他就更不能馬虎。
蘇豪跟我說,他都想好了,就算這一次東鋼集團和北亞的合作談不成功,他也會頂著各方麵的壓力,讓通南市國有資產來接電纜廠的這個盤子。
蘇豪說,通南市的電纜項目本身是一個不錯的產業,為啥落到現在這樣的境地,是當初的規劃出現了問題,馬騰對自己的融資能力太自負了,也是市政府當時對馬騰的家底過於信任,認為馬騰完全有實力能夠把這個項目做出來。
縮減項目容量,斷臂求生,隻有這樣,通南電纜項目才有可能活過來,今後為通南市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蘇豪給馬騰做工作,而我這邊,也找胡朝陽談話,讓胡朝陽能夠顧全大局。
其實,之前我就跟胡朝陽說過,在通南市的這個電纜項目問題上,不是簡單的商業問題,而是一種政治的升華。
省政府要大力發展通南市的經濟建設,要讓北亞電纜項目為通南市的經濟發展做貢獻,就不能看著北亞電纜項目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