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的事情是這樣的。
那日皇上在對瑞哥跟玉哥簡單測試後大肆褒揚,去盛德妃時卻得知,玉哥是梅帝師的外租,根據林景榮打探的消息,德妃言語中不時流露出兩個孩子表現的那麼出色可能是因為梅帝師早有安排,可也不知道是誰的嘴快,這話就被梅帝師聽去了。
老爺子今年年近八旬,哪裏受得了這份侮辱。
雖然他的嫡孫女梅豐盈嫁給了林景榮,可朝廷起起伏伏這幾年,不是貴親王遭難,就是福、壽兩位王爺受罰,不管是誰,梅家從未牽扯半點,雖然在梅豐盈被林景榮趕到鄉下時,有人曾來拉攏過老帝師,卻被他義正言辭地拒絕了。
盛德妃是祿親王的娘親,除去已經先去的皇後,在四妃裏,是陪在皇上身旁最久的,現如今就隻有貴親王跟祿親王兩人在京城,她不清不癢地說出那種話,倒是也沒什麼特別衝突的,畢竟梅帝師胳膊林家的關係,的確太容易讓人想入非非。
但謠言畢竟是謠言,尤其是對老帝師這清高了一輩子的學著,這種傳言對他而言自然簡直就是人生的汙點,當下老人就直奔禦書房,主動請辭,以換清白。
皇上五旬有餘,對於自己這位年少的老師,向來是恭敬的很,聽梅老爺子要請辭自然不依,便提出重新出題,檢驗這些孩子們。
因提問的內容都是皇上臨時想到的,而不是跟上次是的是從梅老先生的課堂作業裏抽取的功課,也就更顯得公平。
皇上今天給飛問題是“社稷”為題做文章。
瑞哥跟玉哥一如既然地不負眾望,在文章裏,分別提出出了“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國以民為車,社稷亦為民而立”這兩個“以民為本”的觀點,皇上雖然沒有著重表揚,但從神態裏卻也能看出對兩小兒文章的滿意。
可看到趙祁、趙禱的文章時,皇上不禁龍顏大怒,把宣紙往書案上一拍,當下就甩袖離去,趙遠當時並未在庭軒殿,見此狀趙孝博一邊緊跟皇上而去,一邊差人告訴了趙遠,林景榮當下也是一陣心驚,卻並未離開,他上前看了一眼被皇上摔在桌上的趙祁、趙禱兩人所作的文章,頓時明白了皇上暴怒的原因。
卻見趙禱關於“社稷”所寫的主題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趙禱所寫的主題是:社為地,稷為糧,君若不自省,社稷立見崩摧矣!
這兩哥倆兒都在指責皇上不動社稷!
起先今上並不是聽不進建議的君主,隻是這趙祁、趙禱身份特殊,他們是貴親王趙遠的孩子,而這社稷之道,早在三年前,趙孝博與周星發生衝突牽扯到自己跟趙遠時,就已經呈遞到皇上麵前了。
三年前事發之時,趙遠還擔任寺庫一職,正在為邊疆籌辦糧食,因趙孝博在貴親王府闖下大禍,牽連了他,當時貴親王派別的眾臣上書力保他,卻依然未能消除皇上的怒氣,籌辦糧食一差,便從趙遠身上轉給了福親王,卻因種種原因,糧食籌辦途中遭遇不測,寒冬臘月軍中無糧,敵軍發起進攻,那一年,大靖朝遭遇了建朝一來最大的創傷。
事後皇上也後悔莫及。
但這事僅限於皇上可自省,卻不允許旁人來指點,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一名剛正不阿的“諫人”,尤其是不可以是自己孫子輩的,於是當看到趙祁、趙禱的文章後,皇上就暴怒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