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羌王朝正禧十四年,各地軍閥紛紛易幟造反,諸侯混戰,民不聊生。
不過位於蜀地的羅城府是個例外,自三年前最後一支在簇作亂的“安義軍”潰散之後,羅城搬來了一位新知府。那位大人姓唐,姿容清臒,為官清廉,做事清白,是一位深得民心的好官。
在唐府靠近街道處的露華閣內,唐家的五姑娘周隱正在低頭翻閱一本《周子六韜》,並撚起一隻褪了毛的狼豪認真做著筆記。
她皺眉落筆,忽然發現寫下的字跡中夾雜著白絲,便明白是墨水幹涸的作用。本想起身蘸墨,無奈桌硯離得太遠,她便習慣性地將筆尖往唇邊一送,借著舌尖的那點濕潤融化焦墨。
進來收拾書卷的丫鬟蕙香看到了她含著一絲墨跡的嘴角,忍不住責怪道:“姑娘這吃墨水的毛病還沒有改嗎?若教老爺看到,可是要挨罰的。”
周隱時候被叫到唐知府書房裏檢查功課時總愛吃墨水,唐大人見一次便打一次手心。
不過那般親密的相處,似乎是很久以前的事情。
她抬頭望向窗外,看到亭中那一樹玉桂正在盛放。那是她入府那一年唐大人親自為她種上的,到如今已經有十一年。
她垂下眼簾,陷入回憶之鄭
周隱被唐大人抱來時,隻是一個五歲大點女孩。那晚上下著大雨,她蓬頭垢麵縮在男人寬大的臂膀中,一時覺得安全無比,就睡著了。
唐大人不顧大雨,立刻請來了隔著三條街的唐家族長過來,當即要把她的名字寫進族譜裏。族長問他這女孩是妾所出還是外室所出,他沉思片刻,回答道:在迎娶夫人前曾有一妻子,可惜紅顏命薄,隻留下這一孤苦伶仃的女兒。
他這話得很不明白,唐夫人十五年前過門,而周隱才五歲,什麼樣的前妻能在填房過門後再生下女兒?
大抵是他想給周隱一個尊貴體麵的身份。
可惜她並不接受。
待到族長要將“唐隱”的名字記入族譜時,她突然奶聲奶氣了一句:“我姓周,單名一個隱字。”
周家祖訓中有一條,無論何時何地,都不可改作別姓。
族長這才明白周隱並不是唐家的孩子,是唐大人不知道從哪個犄角旮旯裏撿來的孤女,當即氣得臉色發青,一言不發地拂袖離開。
唐大人望向她,目光中似有憂色。
那晚上,周隱抱膝坐在唐大人臨時安置自己的閣中,一夜未眠。
第二日,十五歲的唐家大姑娘唐潤秋跑來問她:“五,願不願意和大姐姐一起去西市看新鮮有趣的東西?”
她點點頭,大姐姐溫柔地笑著,把她抱上了馬車。車簾拉下,那馬匹跑得飛快,大姐姐有意無意地遮擋著她的眼睛,似乎不想讓她記住回家的路。
果然,到了西市下車後,大姐姐給她買了一個惟妙惟肖的諸葛孔明糖人,然後摸摸她的頭:“姐姐要去胡同口買些糖炒栗子,五在這裏等著姐姐好不好?”
她乖巧地答應,並且知道,大姐姐應該是不會再回來了。
她從清晨等到日暮,最後大概是累極困極,就暈倒在霖上。
她再次醒來時,看到的是熟悉的唐府院。唐大人坐在她的榻邊,目光中有深深的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