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慢慢逼近的後金八旗兵,東江軍統帥張善羽神情十分嚴肅,其實很多人都都不明白為什麼張善羽一定要打這場戰爭,而不肯放皇太極一跳退路。
就連東江軍副將兼軍師陳繼盛也道:“奴酋兵無退路,若急而逼之,奴酋無路可退,必死戰,若可,勉強勝之,亦敗也!”
陳繼盛怎麼說呢?陳大軍師認為東江軍已經把入關的後金八旗兵逼得無路可退,本來後金軍的蒙軍——林丹汗的部隊上課以給後金皇太極當擋箭牌,可如今林丹汗大敗,士兵折損十之七八,幾乎全軍覆沒,連喜峰口都不敢退而直奔古安口,可是後金不行啊!林丹汗從古安口退是應為他是西努,而皇太極的地盤卻在東邊,若從西邊退那還要繞道幾千裏才能回家,到那時別說張善羽的東江軍不答應,就是殘餘的關寧軍和遠道趕來的勤王之師也會很樂意攻擊他們好分一杯羹在皇帝麵前邀功,可如果真到了那個時候東江軍也並不能撈到多少好處,但皇太極並不是不想講和,而是很想、非常想,想得不能再想,陳繼盛本來以為依照張善羽一貫的脾氣一定會答應後金,多勒索點金銀和俘虜,好再向崇禎小皇帝敲詐一筆,到時候功勞也得了,銀子也得了,名聲也得了,傷亡卻不大,這對大家都好,可是出乎軍師陳繼盛意料的是張善羽居然不答應了!
“都督,真的要打下去麼?”陳繼盛最後一次問道。
張善羽笑道:“軍師無須多言,本帥打了這麼多年仗,說到底都是為了自己,為了東江軍的生死存亡而打得仗,可是軍師像沒有想過,我們東江軍也必須為華夏大地的蒼生打一場仗,而且不是一場,真正的王者,不在乎殺人流血之多,而在乎他殺的每一個人到底對王者霸業有沒有意義!”
皇太極一刀殺了自己的兄長五貝勒莽古爾泰之後,其餘的人就再也不敢後退了,就連平時一直跟皇太極對著幹的大貝勒代善和十四貝勒多爾袞都變得老實巴交多了,一個個俯首帖耳,比貓兒還要乖順,畢竟四貝勒皇太極以前從來都沒有這樣惡洶洶的拿刀殺人,殺自己的親哥哥!
皇太極穩定了軍心之後,從容鎮定的將軍隊分為六隊,以帶甲騎兵為先,首先攻向東江軍的左軍左都督劉誔和副將喻成名的右軍,企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擊潰張善羽最為薄弱的右軍,多路而出!
張善羽的右軍,左都督劉誔和副將喻成名的部隊,在追擊蒙古軍隊時損失最為慘重,十損五六,戰力做弱,霎時遭到後金鐵騎衝殺,一時抵擋不住,軍士紛紛向遵化城內退去。
當時有飛馬報與張善羽的中軍,右都督張善羽表情十分嚴肅,將令箭往地上一甩,喝道:“命劉誔和喻成名,就是全軍覆滅也要托住皇太極,否則的話,題頭來見我!”那傳令兵一驚,立刻撿起令箭,飛馬而去。
張善羽喝走傳令兵,又對總兵毛文龍道:“毛將軍,你守遵化,同時策應劉誔的部隊,切勿令後金兵有一人進城,否則,殺無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