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十麵埋伏2(2 / 2)

“多謝都督,此恩此德,祖某沒齒不忘。”食人魔死裏逃生,心裏的一塊大石頭落的,語氣也顯得格外誠懇。

“眼下黃某要去拿一份大功勞,不知道祖將軍願不願意分一杯羹?”

“大汗,前麵遇到南朝蠻子的軍隊!”

林丹汗望了望對麵地旗號,發出一聲輕蔑的哼聲:“朝的蠻子,也敢擋住我黃金家族的道路麼?”

林丹汗的黃金家族,乃蒙古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後代,成吉思汗,蒙古帝國的建立者,滅國無數,殺人如麻,其孫忽必烈建立大元帝國,滅亡南宋,在華夏大地上建立了第一個韃子帝國,但享國不足百年,即為明太祖朱元璋所滅,明朝雖然滅亡了元帝國,但並沒有對蒙古人趕盡殺絕,最有力的證明就是,洪武元年,公元1638年,朱元璋在應天建立明帝國,命大都督府大都督徐達沿運河北上,攻打元朝的都城大都(今北京)。徐達臨行之前,請示朱元璋說,元主如果北逃,是不是要窮追不舍,除惡務盡?

對於這個重大的問題,明太祖朱元璋作樂明確的答複。《明太祖實錄》中記載:“彼氣運既去,理固當衰,其成其敗,具係於天。若縱其北歸,天命厭絕,彼自斯盡,不必窮兵追之。”就是說,元朝皇帝如果北逃的話,徐達你就不要追他,聽其自然。所以大都督徐達在奪取大都後,並沒有對蒙古軍隊窮追不舍,除之殆盡,這就使得蒙古的軍事力量沒有被完全催滅,於是,“引弓之士,不下百萬”。

元朝皇帝退回了漠北之後,自稱“大元”,史稱北元。北元蒙古不甘心於失敗,不時侵擾邊疆地區,企圖再次入主中原,回複元朝,最後明朝的永樂皇帝朱棣九伐蒙古,遷都北京,蒙古統治者才接受了明朝的順義王封號,取消了自己的皇帝號,但軍師力量依舊存在。

林丹大汗正是北元統治者的後裔,乃成吉思汗鐵木真的第二十三世孫,他是蒙古察哈爾部落的首領,也是蒙古最後一位大汗。

林丹大汗於萬曆三十二年繼承大汗,當時察哈爾實力雄厚,其勢力範圍,東起遼東,西至洮河,擁有八大部落,二十四營地,號稱四十萬蒙古大軍,林丹汗曾宣布:“南朝止一大明皇帝,北邊止我一人。”

明朝末年,後金崛起,明朝與後金的矛盾異常激烈,林丹汗坐山觀虎鬥,時而親明,時而親金,左右搖擺,忽即忽離。

崇禎二年十一月,後金拉攏林丹汗入關侵略明朝,林丹汗先開始不敢答應,隻在一旁觀望,後十一月十五日,後金兵不血刃,渡過天險喜峰口、龍井關和大興口,突破邊牆,劫掠京畿,大發橫財,而明軍卻不戰而退、丟盔棄甲,後金搶到大量糧草輜重金銀珠寶,坐觀成敗的林丹大汗開始坐不住了,於是林丹汗出兵十五萬,尾隨後金皇太極的八旗兵劫掠京畿,也幹了不少殺人放火、奸淫擄掠的勾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