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紫禁城。
“陛下,後金與蒙古大軍二十萬聯軍,已經攻破龍井關、大安口,越過長城,入關了!”
“什麼?”年輕的皇帝大吃一驚,“朕在遼東有二十萬關寧軍,還有張善羽的十萬東江軍,皇太極究竟是怎麼入關的???”
“陛下,現在不是討論建奴如何入關的問題,現在八旗兵已經包圍了遵化城池,逼近京畿了!”
“啊!?”龍椅上的崇禎皇帝一愣,“這,這可如何是好?”
龍椅旁的秉筆太監王承恩小聲道:“陛下,靖國公在京時,曾對陛下言袁崇煥不過是個書生,當不得大任,今日建奴果真破牆而入……”
“王承恩,現在不是說這個問題的時候,韃子已經逼近京畿了,現在還有什麼人可以幫助朕守住京師?”
“陛下,前任薊遼督師孫承宗可以!”
“那就傳孫承宗!”
“是,陛下!”
東江,皮島。
“報……”
“什麼事?”
“韃子已經攻破龍井、大興,破牆而入,包圍遵化,逼近京畿!”
“好,知道了,下去吧。”
“軍師,皇太極和蒙古的軍隊已經越過長城,逼近京畿,我東江該何去何從呢?”
陳繼盛搖扇不語。
山海關。
“報……”
“有話快說!”
“啊!”
遵化。
巡撫王元雅的府邸,總兵朱國彥、副總兵朱來同等都在。
大家麵麵相覷,遵化隻有三千兵馬,可是外麵有二十萬的韃子兵!抵抗?還是棄城逃跑?
“報……”
“說。”
“韃子派人招降!”
“知道了,下去吧。”巡撫大人揮了揮手,有氣無力的道。
“諸位,抵抗或者投降?”
“大人,依末將看,城可滅,人可亡,但不可降!”總兵朱國彥堅定不移的道。
弟弟朱來同拉了拉哥哥的衣袖。
“報……”
“又怎麼了!”
“關寧軍平遼總兵趙率教率四千人馬,救援遵化,已經到達三屯營。”
三屯營在遵化城南,後金與蒙古的軍隊在遵化城北,故八旗兵與蒙古兵在沒攻破遵化城之前,不會到達三屯。
“四千!薊遼督師袁崇煥腦子進水了麼?”
遵化城的官員麵麵相覷,城外可是二十萬八旗兵與蒙古兵啊!
東江。
“哈哈哈哈……”
“都督何故發笑?”
“本帥受到陳將軍的飛鴿傳書,薊遼督師袁崇煥,聞韃子二十萬大軍圍攻遵化,竟然隻讓平遼總兵趙率教帶四千兵馬馳援遵化!”
“啊?!”
“巡撫大人,韃子的軍隊已經開始攻城了!”
巡撫王元雅的臉上全身汗,總兵朱國彥主張抵抗,而副總兵朱來同卻主張棄城守三屯。
“韃子四麵圍城,且多為騎兵,就算棄城,跑不了多遠也會被韃子趕上殺掉!”
“韃子有馬,我們也有馬,為何不能突圍?”
“巡撫大人,城破了!韃子已經入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