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對於北俱蘆洲講的很少,大部分是說東勝神洲與西牛賀洲之事,講述一個由東向西、由西向東的進取過程。
那麼,經後人考證,北俱蘆洲有著以下的特征——
該地位於須彌山北的鹹海中,洲形四方,每邊各長二千由旬,狀如盒蓋,由七金山與大鐵圍山所圍繞,黃金為地,晝夜常明。土地具有平等、寂靜、淨潔、無刺等四德。此洲人民麵形正方,如此洲地形,人人麵色皆相同,身高皆一丈四尺。生活平等安樂,沒有憂慮(這些語言似乎是在說古老淳樸、高大健壯的俄羅斯民族)。
該地有種種美妙的山林、河水、浴池、遊園、樹果等,器物多是金銀、琉璃、水晶所製成,並且為大眾共同所擁有,沒有搶奪、爭執,更沒有盜賊、惡人、鬥爭的事。居民壽足千歲,命終之後,便往生忉利天或他化自在天,於四洲中果報最為殊勝,但是由於沒有佛出世,因此是學佛的八難之一(這段意思是說北極圈一代地廣人稀、民風淳樸、與世無爭、與世隔絕)。
在中國的清朝之前,北極圈一代的人還沒有侵略成性,保持著恬淡自足的本性,生活自由自在,一直與人為善。
《俱舍論十一》記載:大雪山北,有香醉山,雪北香南有大池水,名無熱池。
據說,香醉山、無熱池正是俄羅斯人棲息之地。
“林先生,為什麼不說話?”柳白問。
林軒笑了笑,真的不知怎樣跟柳白交流了。在他腦海中,已經把圍繞北極圈的所有疑點連貫在一起,包括“大帝”為什麼要將突破口選在此處都有了答案。
“北極圈”等於是“北俱蘆洲”,是一個被嚴重低估、過度忽視的地方。正因為其“靜”,所以才可能被選為退隱之所;因為其接受太陽光照的時間短,人類才能避開一些有害光線的灼殺。這一點是有絕對的科學理論依據的,譬如太陽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破壞力極強的“太陽風暴”,覆蓋全球,造成大麻煩。
太陽風暴是指在太陽的日冕層的高溫下,氫、氦等原子已經被電離成帶正電的質子、氦原子核和帶負電的自由電子等。帶電粒子運動速度極快,以致不斷有帶電的粒子掙脫太陽的引力束縛,射向太陽的外圍,速度一般在每秒鍾200至800公裏,其中所含的高能X射線、伽馬射線以及帶電粒子構成的巨大脈衝有可能摧毀所有圍繞地球運轉的人造天體,包括全球定位係統(GPS)以及人造通信衛星、載人航天器與國際空間站。另外,地球上的遠距離輸電線構成了巨大的天線,它們在太陽風暴中會形成電流衝擊變電站,可能讓全地球陷入一片黑暗,不但電力無法供給,臭氧層被破壞,電子通訊還可能全部停擺,全球科技遭受毀滅性打擊。
上一代地球人的科技文明高於現代地球人,可以想象,太陽風暴對於他們的打擊更為致命。這也就解釋了他們為什麼避禍於北極圈並隱匿地下的這一行動路線。
就像現在,冰牆深藏在地底,既不容易被發覺,又可以憑借凍土層的遮蔽,將太陽風暴拒於千裏之外。
林軒還想到,自哺乳動物誕生至今地球上從未發生過全球性的災難,那麼,那些掌握著並不低於現代文明的遠古智慧的人們究竟到哪裏去了呢?他們有沒有可能因地球氣候局部時間的惡變或其它什麼原因而轉入地下?據國際可靠消息稱,美國人造衛星“查理7號”在飛經北極圈拍攝後,在感光底片上竟然顯現北極圈地帶有一個神秘的漆黑孔洞。地質學家分析,這很可能是通往地球內部的隱性入口。
“若真的存在某個地下王國,那麼居住其中的人必定掌握著高於地表人的科學技術,諸如飛碟等一係列所謂之謎也就不難獲得答案了——”林軒感歎。
且不說是否真的存在這樣一個地下王國,不少地球物理專家認為,地球的現有重量是6兆噸的百萬倍,假如地球的內部不是空的,它的重量應遠不止此。地下王國之說,引發了科學界一場有關“地球空洞說”的激烈爭論,結果如何,隻能拭目以待,但是這一學說給科學家們帶來了更深遠的啟發——“當地球氣候發生驟變或其他地表災難發生時,人類轉入地下或許比移居外星球更具現實意義。”
如果您覺得《觀藏生》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20/202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