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軒輕輕點頭,仿佛魏先生就在眼前似的,低聲回答:“猜到了。”
錄音機裏的聲音隻頓了幾秒鍾,隨即響起魏先生爽朗的笑聲:“哈哈哈哈,那是一段電影的對白,正是來自於《2012》那部電影。或許,你還在奇怪,我在前麵提到過的蔣錫礽大師是什麼人吧?我給你十秒鍾時間,十秒鍾之後,我將揭曉答案……”
林軒凝神細思,從打開錄音機到現在,幾乎所有的話題都圍繞著《2012》那部災難電影,那麼“蔣錫礽”這個名字是否也會跟電影有關。
當他將每一個電影角色都回憶了一遍之後,“蔣錫礽”的真相終於浮出水麵。
蔣錫礽是一個演員的中國名字,在電影中飾演最後敲響警鍾的絨布寺老喇嘛。他的外文名字叫亨利歐,曾出演過多部華語電影,包括《花轎淚》《末代皇帝》《千年敬祈》等。
雖然隻有短短的十秒鍾,林軒卻是快速無比地將“演員、老喇嘛、智者、異術師、哲學家”等幾個不同身份疊加到了蔣錫礽身上。
電影中,當印度洋海嘯越過喜馬拉雅山脈向絨布寺撲來時,老喇嘛開始敲鍾,神情自若,超卓泰然,如同鳳凰在火中涅槃重生一樣。那個段落中,蔣錫礽似乎已經與老喇嘛的角色融為一體,從內到外,散發著大無畏的勇氣。在那次大劫中,山河毀滅,方舟獨存,而留在很多人記憶之中的還有一個名叫“蔣錫礽”的勇士。
看電影的觀眾隻以為演員是在導演的指示下去演繹各種角色,大部分人都關注主角,忽略配角,這已經是人之常情。等到散場燈光亮起,這場戲也就結束了,離開影院的觀眾絕對不會將劇中人物、劇中角色帶到現實生活中來。
林軒禁不住長歎:“魏先生,您究竟是在設置怎樣的一個謎題?”
十秒鍾剛過,魏先生的話繼續從錄音機中流出來:“答案就是《2012》中的老喇嘛,一個電影角色,同時也是一個當代少有的智者,更是一位足跡踏遍藏地的伏藏師。伏藏師這種身份無需我贅述,但當蔣大師登門時,我卻真正吃了一驚,因為他說,足足經過了六十五年的思考與探索,他才明白了自己的伏藏師身份。蔣大師來見我的時候,剛過了六十四周歲生日。也就是說,他在母親胎中孕育之初,已經開始思考。太多‘嬰兒帶著前世記憶出生’的例子表明,人都是有前世的,而蔣大師的前世,正是絨布寺裏的一名喇嘛,一輩子的工作就是撞鍾……”
林軒聽到“伏藏師”三字的時候,立刻把錄音機的音量調到最大,集中注意力傾聽。在藏地,他接觸過太多伏藏師,也從中認識到藏地“伏藏”文化之深邃。不過很可惜,每一個經過“掘藏”之後的伏藏師,往往都沒有善果。唯一的解釋就是,伏藏師為了腦中的“伏藏”而活,當“伏藏”被開啟,則他今生的使命就已經完成,可以重返六道輪回去修行了。在伏藏師的世界裏,死亡絕對不是冷冰冰的生命終止,而是一次滿懷希望的六道重生。
巧合的是,蔣錫礽的前世是絨布寺的撞鍾喇嘛,今世作為演員,又飾演了一次自己的前世。這些非比尋常的經曆,使他比別人更容易看透末日浩劫的本質。
林軒扼腕歎息:“如果能跟這位蔣大師麵對麵探討研究就好了,至少比通過第三人口述要直觀明了。”
在雄巴村的時候,他曾親眼見到一個人的後世與前世生活重疊的例子。一名趕著牛車送貨的人去一個偏遠的鄉村送貨時,半路上突然頓悟,知道自己的前世竟然也從事著同樣的工作,也同樣趕著牛車去往那個叫朗卻朵的小村。他能清楚地說出五十年前朗卻朵村每一家每一戶的人名,講出在自己的前世臨死前曾賒出過一些貨物,要求那些欠錢的人歸還。他說的所有話都被一一印證,朗卻朵村的七十多位村民一起向他下跪,以為他是真神降臨。
這個例子說明,某些特殊條件會觸發前世、後世記憶融合的機關,而電影《2012》就成了引發蔣錫礽“伏藏師”記憶的關鍵點。
“你也許很想跟這位蔣大師麵對麵交流?也許想分享一些對於伏藏師的看法等等等等。好吧,我現在就會請他出現,親自回答你的問題。不過首先,請大家雙手合十,一起誦念六字大明咒……”
林軒並不認為蔣大師肯定會出現,因為現在畢竟隻是魏先生在錄音機裏說話,根本沒有別人。
他正想著,對麵書架上突然射出了一道光柱。
如果您覺得《觀藏生》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20/202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