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佛舍利印章(2 / 2)

這一點,生物學家和佛教研究學者們存疑,因為在任何遺體煉化過程中,應該是全部焚燒為灰,不可能有某些東西耐得住烈火。那些在火焚後留存下來的,一定是異於常人的物質,具有化學分析儀器無法看透的特性。

人類知識是有很大局限性的,故此,對於佛舍利的幾百種論述,都有各自的準確性與偏頗性,不可以偏概全。

林軒參觀過很多藏傳佛教的寺廟,供奉的佛舍利各式各樣,但相同的一點就是,後來者對佛舍利無比崇拜。

大雪山曆來都是藏傳佛教高僧們的臨終前歸隱之地,所以在任何地方發現佛舍利都不是奇事。那麼,林軒的疑惑在於——“這裏到底是大雪山還是柏林?是納粹黨魁的老巢還是鏡麵世界的入口?”

一切都是未知,沒有人可以全知全解,所以林軒隻能冷靜旁觀,看那人與僧人下一步怎麼行動。

舍利是印度語,最初意思是代表“米粒”,因為佛舍利形似米粒,所以得名。所以舍利最初隻是一借代詞語,完全是從其形狀上立名的。在印度,人死後的遺體,俗例多用火葬,火葬後的骨灰(舍利),藏在金屬的、石質的、陶質的容器中,埋在地下。稍高出地麵的即稱為塔,塔是高顯的意思,相當於中國的墳。藏舍利的容器,無論是金屬的石質的,有特殊形式,可以供奉在屋裏,也稱為塔。這種藏舍利的塔,就是中國寶塔的來源。因此,舍利與塔,在印度民族宗教中,成為尊敬的對象。

現在,那人卻說,牆上全都是前人留下的佛舍利印章。

聯想到僧人進入黑洞之前結的那個手印,林軒立刻覺得暗處黑影遊動,不知藏著多少陰森恐怖的敵人。

“那是佛舍利印章。”僧人說,“具有無限智慧的僧侶才能看得懂它們的來曆和用意。”

那人冷笑:“僧侶的智慧並不一定高於普通人,不是嗎?”

僧人緩緩點頭:“的確,沒有明確的標準區分僧俗智慧,但我此刻卻能感覺到一股巨大的力量潛藏在印章後麵。藏傳佛教印章所用的圖文及圖騰,圓中有方、曲中有直、封閉重於連續、圓點弧形勝於直角方塊,這充分表現了佛教所講的“圓通、圓覺”的哲理思維,但又讓人感到穩重、簡潔,柔韌而剛健,表現出神秘魅力與和諧之美。”

林軒微微點頭,表示讚同。

關於藏傳佛教印章,近十年來已經被藝術家、收藏家重點關注,並且市場上有專門的著作論述這種東西。

著作指出,藏族古印章擁有寓意豐富的雕刻藝術,在方寸之內,以驚人的藝術手段,栩栩如生地刻畫出許多靈瑞之物,如龍、鳳、獅子、朱雀、鹿、象、虎、豹、蛇、牛、龜、鶴、鳥、蠍子、大鵬鳥等。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古代藏族匠師不但駕輕就熟地刻劃著他們耳聞目睹的生靈,而且還準確地雕刻出在當時罕見的奇禽異獸及抽象的圖騰,如犀牛、孔雀、鱗魚、摩竭魚和駝鳥等,可見當時匠師們的寫實手段之高明。

西藏人傑地靈,能工巧匠輩出,所以能留下那麼多精美的藏飾、手工藝品也就不足為奇了。

佛舍利的本質是“人骨”,那麼佛舍利印章則屬於“骨雕”的一種,更顯雕刻家的功力。

這些,林軒都知道。

現在,他更想知道,如何才能打破那宇宙的隔膜。

如果您覺得《觀藏生》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20/202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