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隻求真相(2 / 2)

這種戰鬥狀態中,防守一方會占很大便宜,納粹的戰鬥力應該高於蘇聯紅軍,所以紅軍方麵的損失相當大。

在蘇聯國內的二戰史裏,詳細記載著傷亡情況,通向勝利的道路幾乎就是由士兵的屍體堆成的。

林軒最不願看到的就是這樣血肉橫飛的一幕,畢竟在冷戰時期很少有大規模的地麵部隊交鋒,大部分都是通過空中轟炸來解決問題。

他記得,一度德軍試圖派遣官員出來談判,但被蘇軍領袖嚴詞拒絕了,具體時間應該是30日深夜,德軍通過廣播請求臨時停火,要求與蘇軍進行談判。5月1日淩晨3時55分,德國陸軍總參謀長克萊勃斯將軍打著白旗鑽出帝國辦公廳的地下掩蔽部,前往蘇近衛第8集團軍的前線指揮所談判,要求蘇軍先停戰,然後等到德國組成新的政府後再進行談判。崔可夫立即用電話將情況向朱可夫做了報告。十幾分鍾後,斯大林從莫斯科發來了最高指令——“德軍隻能無條件投降,不進行任何談判,不同克萊勃斯談,也不同任何其他法西斯分子談”。

二戰中,蘇聯領袖斯大林的火爆脾氣是人所共知的,他發起火來,任何人都勸阻不住。

所以,彼時德軍如果執意談判,將會遭到毀滅性打擊,連舉手投降的機會都沒有。

戰爭讓人失去了人性,讓士兵變成了豺狼,這是人類的最大悲哀。

資料中,9時45分,朱可夫根據斯大林的指示精神,代表蘇軍向柏林德軍發出最後通牒:德軍必須徹底投降,否則蘇軍將在10時40分對德軍實施最後強攻。崔可夫讓克萊勃斯把這份通牒帶回給戈培爾等人,戈培爾見到通牒後,知道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了,傍晚便與妻子及六個孩子自殺了。1945年5月2日7時,蘇聯紅軍在德國國會大廈前歡呼勝利蘇聯紅軍在德國國會大廈前歡呼勝利,司令官魏德林上將前往崔可夫的前沿指揮所,簽署了投降令。至中午時分,柏林剩餘守軍約15萬人全部投降。

林軒是戰士,但他憎惡戰爭,深愛和平。

人類隻有一個地球,一旦開始了對同類的大規模屠戮,將會讓自己同時陷入阿鼻地獄之中,飽受靈魂折磨。

那麼,他忽然想到:“如果僧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化解這場戰爭的話,豈不也是好事?那樣一來,犧牲於柏林之圍的雙方士兵將會更少,無數家庭將會獲得團圓。”

他是聰明人,一旦發現了解決問題的途徑,立刻融會貫通,想明白了一切問題。

“最大的一盤棋”可以代表激戰,也可以代表和平,但隻要僧人的出發點是好的,那就會得到他的支持。

蘇德戰爭最後一次決戰——柏林會戰中,蘇軍共殲滅德軍80萬人,俘虜48餘萬人,摧毀和繳獲坦克和自行火炮100餘輛,摧毀和繳獲飛機600餘架,摧毀和繳獲各種火炮5門。當然,為了攻克柏林,蘇軍也付出了30萬人傷亡的代價。

林軒抬起頭來,看著僧人的臉。

假如對方能施展“乾坤大挪移”的手段,拯救這30萬人的性命,將是舉世無雙的善事,也是最漂亮、最完美、最和諧的“一局棋”。但是,僧人能做到嗎?

在這段曆史中,林軒並未看到瑪尼石牆的作用,而曆史中也從未提及這些,隻在野史中提到了地下室裏藏族僧人屍體。

那麼,事情後來是如何演變的呢?僧人到底起了什麼作用?

“告訴我一切真相。”林軒說。

僧人搖搖頭:“我說過,真相是沒有意義的,世界的表麵五光十色,而背後卻是黑暗醜陋,何必要看到那些呢?”

林軒突然彎腰前衝,突破了僧人的阻隔,闖入了靜悄悄的地下室。

驀地,他聞到了刺鼻的血腥味,仿佛衝入了一個剛剛結束工作的屠宰場一般。裏麵沒有任何聲音,隻有令人恐懼不安的死寂。

如果您覺得《觀藏生》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20/202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