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無邊火海(2 / 2)

此刻在林軒眼中,那翻滾的岩漿呈現出一片金黃色,其間又夾雜著耀眼的白色,可見已經是溫度之極限。在各國的超級煉鋼爐中,液體狀態的鋼水溫度隨著成分不同而有所波動,大致為1600℃左右。所以說,此刻林軒看到的,等於是一大片煉鋼爐裏的沸騰鋼水。

林軒深信不疑,地球上大部分物質都能被高溫鋼水熔化,尤其是金屬類。所以,當他看到那高溫海洋中竟然有著無數巨大管道時,忍不住對自己的眼睛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那些管道直插入火海中,因為那裏沒有任何物體可供參考,林軒也無法判斷管道的直徑和材質。

“油井?氣井?”他隻能使用地球知識來解釋這一幕。

當他移動到第四根石柱時,馬上意識到,第三、第四根柱子裏的內容是連續的,因為第四根柱子裏嵌著的屏幕上出現的,是一組巨大的機械,機械的底部插滿了那種管道,表麵看與火海中的管道是同一類型。

林軒憑直覺知道,那些橫向綿延無邊的機械是一組巨大的蒸汽機,吸收熱能轉化為動能,輸送至另外的地方去。

蒸汽機是將蒸汽的能量轉換為機械功的往複式動力機械,它的問世引起了18世紀的工業革命,直到20世紀初,它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動機,後來才逐漸讓位於內燃機和汽輪機等。

世所共知,蒸汽機的發展首先體現在功率和效率的提高,而這又主要取決於蒸汽參數的提高。其參數主要包括壓力和溫度兩方麵,最初的蒸汽壓力僅為0.11至0.13兆帕,19世紀初才達到0.35至0.7兆帕,20世紀20年代曾達到6至10兆帕。在蒸汽溫度上,19世紀末還不超過250℃,而到20世紀30年代曾到達450至480℃。

林軒不禁感歎:“如果將1600℃高溫的燃料送入蒸汽機,它將會轉化為多麼巨大的動力?將其效率提高多少萬倍?”

資料中記載,瓦特初期連續運轉的蒸汽機,按燃料熱值計總效率不超過3%;到1840年,最好的凝汽式蒸汽機總效率可達8%;到20世紀,蒸汽機最高效率可達到20%以上。而在轉速方麵,18世紀末瓦特蒸汽機僅每分鍾40至50轉;20世紀初轉速達到每分鍾100至300轉,個別蒸汽機曾達到每分鍾2500轉。

相應的,在功率方麵,最初的單機功率僅幾馬力,20世紀初的一台船用蒸汽機的功率可達25000馬力。

假如林軒猜得沒錯,這一組巨型機械能夠產生的功率將是一個超巨大的天文數字,可以驅動地球上任意一種工作機器。

如果您覺得《觀藏生》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20/202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