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考察時失蹤,離開前,他說要去找水,但一去不返,國家出動了飛機、軍隊、警犬,在失蹤地一百公裏半徑內進行地毯式搜索,卻一無所獲,上麵那個一行腳印左右分開的例子,正是指這一件。
1990年,哈密有七個人乘一輛客貨小汽車去羅布泊找水晶礦時失蹤,兩年後,人們在附近一個陡坡下發現3具幹屍,正是其中的三名工人。他們的汽車停在距離死者30公裏的地方,其他人下落不明。
1995年夏天,米蘭農場職工三人乘一輛北京吉普車去羅布泊探寶而失蹤,後來探險家在距樓蘭17公裏處發現了其中兩人的屍體,死因不明,另一人則下落不明、探險家檢查那輛吉普車,該車一切性能完好,指北針、水、汽油都不缺,按理說絕不會迷路。
1996年6月,中國自主探險家餘純順在羅布泊徒步孤身探險中失蹤。當直升飛機發現他的屍體時,法醫鑒定已死亡5天,原因是由於偏離原定軌跡15多公裏,找不到水源,最終幹渴而死。死後,人們發現他的頭部朝著上海的方向。無數異術家按照各種搜魂方式查證,他的行走方向也是上海,有“魂歸故裏”之意。
在1980年、1996年的兩次失蹤案中,餘純順的遇難地點坐標為E90°19"09""、N40°33"90"",彭加木的失蹤坐標為E91°46"71""、N40°11"29""。一個在羅布泊西北,一位在羅布泊東南,兩地距離160公裏左右。他們的遇難和失蹤恰好相差16年,這些貌似巧合的數據給原本就波詭雲譎撲朔迷離的羅布泊又罩上了神秘的光環。
以上六個案子,共同點是死亡者在明明不可能失聯的情況下,偏偏讓自己陷了進去,再沒有回頭。
最接近、最被大眾認可的分析結果是:“這些人的腦部思想活動受到了某種神秘力量的左右,遭到對方別有用心的驅使,先是偏離預定路線,令後援部隊無法在短時間內找到,接著便被進一步禁錮,失語、失聽、失明、失聰乃至失智,在長達幾天、幾年、十幾年的時間裏無法返回,直至變為戈壁幹屍。
如果要想揭開真相,終極方法就是采取大規模的地毯式搜索行動,層層推進,把羅布泊翻個底朝天。”
可惜的是,羅布泊的麵積為3006平方公裏,在二十世紀的數次開墾浪潮中,人類完全破壞了該地區的植被、水循環、土壤係統,致使塔裏木河由60年代的1321平方公裏萎縮到1000平方公裏,320公裏的河道幹涸,周圍生態環境發生巨變,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衛士胡楊樹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三至五米的速度向羅布泊推進,很快和廣闊無垠的塔克拉瑪幹沙漠融為一體。羅布泊從此成了寸草不生的地方,被稱作“死亡之海”。
在這樣一個巨大的沙海中,根本不可能短時間內迅速找回失蹤者,就算有,也已經在七十二小時內被鷹隼、蟲蛇吃得隻剩森森骨架了。
“正是在羅布泊,我找到了真正想要的東西。”**公臉上忽然有了酸澀的笑容。
如果您覺得《觀藏生》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20/202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