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腦子裏貯存了太多資料,仿佛一堆幹柴,隻需要一個小小的火種投過來,就能瞬間爆燃,引發熊熊大火。
薩曼莎愣住,忘記收槍,而是探出手臂,用槍柄在電腦鍵盤上一敲,打開了一幅西藏地圖。
林軒說的沒錯,珠穆朗瑪峰就在拉昂措湖的東南方向,兩點連線後,昌果、吉隆、貢當、希夏邦馬峰、聶拉木口岸等等關鍵地點,都在這條線上。而這個“由西北向東南”的行進方向,也符合青藏高原地表河流、地下水脈絡的自流規則。
“你為什麼會這樣想?為什麼要把鬼湖與珠穆朗瑪峰聯係起來?”薩曼莎追問。
林軒不回答,而是閉上眼睛,讓自己陷入黑暗,仔細梳理思路。
他做出上麵的推論,基於以下六點:第一、田雨農說過,通過珠峰西麵的‘天外峰’、‘雲窟井’就能進入地球軸心;第二、尼甲說過,昔日他和哈勒會麵的那扇刻著萬字符號的門,不是入口,而是單行道出口;第三、元首此刻應該在地球軸心中,但元首的虛幻影像卻出現在寒潭裏,但寒潭也不是入口;第四、老虎的地形圖顯示,高原王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天外峰’;第五、駱原看到元首影像出現在電視中,就是在飛躍珠峰時發生的;第六、駱原在鬼湖中看到二戰德軍潛艇,但那東西一定是屬於元首的,不會孤零零存在……
理由可以舉出成千上萬,但真相隻有一個,需要他親手發掘。
當他睜開眼時,發現薩曼莎又打開了另外一張圖。
“這張圖似曾相識,應該是……”林軒脫口而出,“貝葉經?那本名為《極物之國》的冊子裏拆出來的貝葉拚接而成?”
格桑初到極物寺時,就在藏經閣裏發現了《極物之國》,後來無意中發現冊子每一頁都有夾層,其中藏著一張超薄的貝葉,而貝葉上則用鐵筆刻畫了無數等高線。
現在,貝葉被連綴成一張長一米、寬半米的地圖,各種線段互連,形成了各種不同圖形。
這地圖起初看雜亂無章,但林軒仔細觀察三遍後,終於找到辨識規律,發現這是一幅由阿裏地區通向珠穆朗瑪峰的路線圖。
所謂的等高線其實並不神秘,其發明原理類似於中國古代的象形文字。例如,圖中用密集線段代表高度躍升極大的陡坡,相鄰等高線水平距離愈小,等高線排列越密,說明地麵坡度越大。當實際地貌為筆直的陡崖時,經過此地的所有等高線便近乎重合,這種特征在圖上靠近珠穆朗瑪峰的部分表現得尤其明顯。反之,相鄰等高線之間的水平距離愈大,等高線排列越稀,則說明地麵坡度愈小。這種情況多發生在藏地的湖泊四周,山區地貌起伏巨大,想找到一塊普通平地並不容易。
破解這張隻有線條、沒有文字的地形圖,關鍵一點在於必須認識到,某些雜亂無章的線條其實是一種古老的象形文字。
如果您覺得《觀藏生》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20/20285/ )